物聯網發展有賴市場需求 各行業信息化還需加強
2015年01月23日 19:33:19來源:通信世界周刊點擊量:2109
導讀自2013年以來,傳感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物聯網應用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我國也初步建立了“縱向一體”的物聯網政策體系,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自2013年以來,傳感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物聯網應用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我國也初步建立了“縱向一體”的物聯網政策體系,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在2014年里,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整體規模達到了7310億元,其中安防、電力和交通是物聯網應用規模為突出的領域,其他如醫療、物流、環境以及金融等行業的物聯網業務增長也較為迅速。相信2015年隨著技術革新以及與行業的融合加深,物聯網應用業務的發展將會進一步加快,并進而為行業變革和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做出重要貢獻。
2014年中國物理網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具體而言,2014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四大特點:政策環境越趨成熟、市場應用深化發展、協同創新積極推進、產業整合日益加劇。
,政策環境越趨成熟。自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物聯網產業列為國家發展戰略后,國家及各省市又陸續出臺了針對涉及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干項扶持及政策。2014年2月8日,國務院特別召開了全國物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統籌部署物聯網產業鏈協調健康發展;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推進啟動了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的工作部署。這些政策架構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構建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越趨成熟的政策體系與環境,為產業各環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且必要的支持。
第二,市場應用深化發展。2014年,在“應用示范激發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帶動產業發展”的政策牽引下,物聯網產業越來越多的示范項目成功得以市場化應用;同時,隨著“兩化融合”步入全面滲透、加速轉型、深度應用的新階段,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應用日趨得到市場的認可與切實落地,如工業4.0等,滿足了工業化進程中對新技術、新管理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第三,協同創新積極推進。物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網等的應用創新及融合,使得物聯網信息化應用進一步深化,如江蘇郵電規劃設計院承建的“智慧高速”項目,在寧滬高速公路段充分利用各類信息化技術,打通了數據與業務的“任督二脈”,實現了“動態感知、深度融合、多元服務、決策”的行業智慧。同時,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創新也日益加深,如江蘇省在省經信委統一部署下成立了若干組不同主題特色的協同創新研發中心,每一組均是由幾家單位自發協同組建而成,涉及物聯網若干環節。
第四,產業整合日益加劇。2014年物聯網產業加劇了整合態勢,激進浪潮進一步返璞歸真:一方面產業各界加速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力集聚、形成突破;另一方面,產業也在發展中加劇整合,甚至基于市場化淘汰了若干實體,形成了整合發展新態勢。
物聯網產業發展依賴于市場需求
可以說,標準化體系的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積極的可行性政策出臺、各行業主管部門的積極協調與互動、重點應用領域的重大專項實施,這五大因素成為2014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突破發展的關鍵。其中,核心技術突破是物聯網產業系統內部的能力建設,這是核心內容,也決定著我們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則是產業鏈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階段物聯網標準體系由于客觀上缺乏規?;?,以及數量眾多的標準化可復制應用,建設步伐相對滯后,這也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特點之一,即物聯網的標準化技術作用并不是特別大;其他三項基本是政策及配套支持方面的,目前階段正需要這樣的產業扶持及配套支持,從而有序地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事實上,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依賴于市場需求,無論是政策環境的建立、應用市場環境的推動,還是標準、自主知識產權以及技術的融合應用,都是從產業邊界環境或是自身技術市場價值的角度加以推動,這就形成了推進物聯網市場堅實需求的合力。因此,物聯網產業本身的價值毋庸置疑,其潛力將會進一步釋放,有利的政策環境將依然會在2015年得到鞏固,包括上述五個因素中的后三點。至于知識產權和標準,依然會平穩發展,其中涉及標準化工作很可能會有更多的突破。
各行業信息化落實力度有待加強
隨著市場需求和產業進一步整合的加劇,產業發展可能會遇到一些新問題,由于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涉及行業信息化應用的若干領域,因此2015年物聯網產業要想繼續快速發展,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就必須得到重視。
一是各行業體系自身需要打破傳統思維束縛,加深對物聯網技術應用提升行業信息化應用的理解與落實力度。這尤其需要自上而下的決策力和推動力,勇于通過物聯網技術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和管理效率、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保障生產安全等,并將應用物聯網的行業信息化項目提升到“一把手工程”的高度,這對行業及技術發展的推動將會事半功倍。
二是加緊建設面向市場化應用的物聯網技術及產品體系,尤其需要建設以可行、可用、可實施、可操作為導向的完全市場化的物聯網應用業務及產品體系,以實用和高性價比特性滿足各類行業客戶的信息化應用需求。這其中,既需要核心技術的突破,也需要從業者深度理解行業特點,應用業務及產品的設計需要緊密結合行業需求。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需深入各行各業
總體而言,2014年是物聯網產業走向成熟的一年,是深化應用以及融合滲透的重要節點,在激進浪潮中漸趨沉穩,在沉穩發展中加快融合,在融合進程中愈發成熟。隨著物聯網產品及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與其他新興技術的融合加劇,物聯網正成為變革各行各業生產及管理的關鍵元素和重要引擎。2015年,物聯網產業將在三個方面進一步深化融合。
首先,與各行各業,尤其是傳統行業的融合加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本身就需深入各行各業,譬如在交通、電力等行業已經得到深入融合的應用,并且這種融合會進一步加??;同時,在更為傳統的一些領域,譬如工業、制造業等,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的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將進一步以流程革新和應用融合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以基于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的應用推動行業革新發展。
其次,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加深。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可進一步從行業應用市場轉移到大眾生活及民生領域,譬如各類具備身體健康監測功能的穿戴設備,這方面將在2015年得到進一步發展;此外,物聯網在各行業的信息化應用大都離不開大數據,比如基于大數據的智能交通可為運營或建設單位提供有效的交通運營、管理和決策分析所需的數據支持,這種技術的融合與應用的相互滲透為行業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數據服務。
后,應用示范與市場需求的交錯融合。越來越多的物聯網示范項目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實驗和示范作用,為市場需求的培育夯實了基礎,相關行業也會從示范建設的政策需求逐漸演變為真切的市場需求,這種交錯融合相信會在今后的產業進程中愈發凸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