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市場規模可達千億 關鍵還看如何應對
2016年08月27日 09:46:13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26301
導讀信息化的持續深入,物聯網的概念被逐漸明確,其前景也越發明朗。據機構預測,到2025年以前,物聯網下游應有市場規模將達11.1萬億美元,占GDP的11%。無論是農業、工業生產,或是交通監控、公共安全,都涉及到很多。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信息化的持續深入,物聯網的概念被逐漸明確,其前景也越發明朗。據機構預測,到2025年以前,物聯網下游應有市場規模將達11.1萬億美元,占GDP的11%。無論是農業、工業生產,或是交通監控、公共安全,都涉及到很多控制信息及過程信息,需要通過各種接入設備接入到物聯網網絡層面,以實現各種信息的匯總及處理。所以,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綠色農業、工業監控、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隨便一個市場規模都可達千億美元,物聯網前景可見一斑。然而,物聯網的經濟價值更是在于如何收集和處理各種數據,個中困難并非個別企業能夠獨自解決。社會該如何應對,仍有待更多討論。
企業數據協助須付款
物聯網意指在對象上安裝具有數據收集和通訊功能的微型傳感器,把實體對象與虛擬數據鏈接,并通過互通信息進行操作。換言之,上網媒介從計算機、手機擴散到舉目所及的一切對象,如手表、雪柜,甚至跑步鞋、牙刷。
此技術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什么改變?舉個例子,有美國公司推出一項具備物聯網功能的門鈴,配備Wi-Fi、網絡攝影機和雙向交談功能,標榜在家中任何角落均可以手機應門,而且在戶外亦可響應郵差或送貨員。亦有企業研發出“移動心臟健康監測系統”,可讓用戶與醫護人員通過應對硬件,遠程監控用戶的心臟健康。
除了應用在小型消費產品,物聯網甚至可改變城市運作。去年底IBM收購一間美國氣象公司的信息科技部門,計劃利用其氣候數據優化城市交通管理、能源和水資源運用。
在中國,縱使已有不少公司研發物聯網設備,政府亦加強相關基礎建設,但要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仍要面對兩大困境。Wearable IoT World行政總裁RedgSnodgrass在接受訪問時指出,新一代物聯網設備必須符合協作和安全要求;其中的協作功能,是指通過通訊、能源和物流網絡,讓各方利用設備所產生的數據,加以溝通及協調工作。
在協作功能方面,由于物聯網產品多由不同企業開發,會出現一些學者指出的“社會共有資源的企業化”問題,即企業在取得用戶的數據,那些數據便會成為企業壟斷的信息,其他人想使用,便得出錢購買,因此上文提到的IBM公司,亦須通過收購才能使用其他公司的氣象數據。
物聯網產品難以真正“協作”的第二個原因,在于“協作”與“安全”的矛盾關系。去年某國一名新兵因使用智能手表,便裁定為違反安全保密規定,是因為智能穿戴設備會破壞網絡物理隔離,可能會被竊聽、竊照,乃至暴露部隊位置,危及國家安全。
除了國家安全,個人性命和財產安全亦受到關注。美國國土安全部指出,現時一些植入式心臟設備,可讓惡意攻擊者通過遠程控制設備,傳送致命的震蕩或電流。此外,有人可于15秒內破解家居恒溫控制器,使其成為隱藏在家中的間諜,以進行竊探行為,甚至進一步攻擊其他的物聯網設備、竊取無線網絡憑證等等。
誠如信息安全專家Wesley Simpson指出,現時技術提升的速度已遠超我們對信息安全的掌握能力。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5月25日在成都發布《2015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報告顯示,該中心去年共接收境內外報告的網絡安全事件126916起,同比增長125.9%。隨著物聯網概念的興起,預料這類攻擊將會變得更加頻密。
科技發展快安全措施追不上
業界若希望制造出“真.物聯網”產品,則加強產品協作與共通數據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安全威脅以及“社會共有資源的企業化”,卻始終不利物聯網“飛入尋常百姓家”。
因此在研發物聯網產品外,制訂更具前瞻性的行業規范,也是推動物聯網業的關鍵。歐洲委員會早于2012年即召集社會各界人士就物聯網發展展開咨詢,建議應建立機制確保個人資料不會作非必要使用,而用者必須能掌握處理流程的相關信息、目的和處理者的身份,也必須了解該如何行使自身的權利。
日后政府將有何具體措施,值得拭目以待。
(原標題:物聯網發展遭遇瓶頸解決問題并非易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