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天空有多廣闊,只有飛上去的人才知道。近兩年的時間里,大華在做無人機的消息一直不絕于耳,終于,在2016北京安防展上,大華旗下的無人機系列產品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筆者也有幸采訪到大華股份控股的子公司浙江華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讓我們一探大華無人機的究竟。
多方面時機成熟 大華無人機應運而生
時機成熟,大華無人機應運而生 根據預測,到2021年,整個無人機市場將會以9.4%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其中交通(46%)、商用(25%)、消費(20%)及安防(15%)細分市場將會迎來高的增長速率。
高速增長的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廠商進入無人機領域,行業競爭加劇。現如今,包括小米在內的互聯網企業也將開賣自主研發的無人機。而大華選擇進軍無人機行業,張輝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
(1)客戶需求。大華深耕安防行業多年,其安防解決方案遍布全行業,而出于高空和立體監控的需求,來自公安、邊防、電力等行業的客戶希望大華能夠提供這方面的解決方案。因此,這促使大華開始開發無人機飛行平臺。
(2)前景廣闊。按照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無人機市場規模目前保持在312.64億元—315.17億元之間,預計未來10年,我國專業級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40億元以上,出口額將達到54億元左右;預計未來5年民用與消費級無人機兩大領域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為保持在19%以上。大華也正是看中了無人機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適時地推出無人機系列產品。
(3)品質先行。市面上流行的消費無人機準入門檻較低,你甚至可以在家組裝一臺無人機,而大華需要的是針對行業應用的專業級無人機,品質和功能無疑是重要的。同時,市面上的專業級無人機產品,大都是拼裝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大華出于對產品的追求和對自身技術的自信,自主研發并推出系列無人機產品勢在必行。
從無人機攝像頭看大華如何介入? 無人機航拍其實是由獨立的兩個系統組成,一個是無人機,另一個是帶自穩防抖功能的云臺相機。而翱翔在天空中的無人機,受大氣環境及周圍的環境影響非常大。比如,氣溫的忽高忽低、霧霾天等惡劣天氣都會對影響無人機的鏡頭,從而對整個的拍攝畫面都會造成影響。因此,無人機的運動和環境干擾對機載攝像頭的視頻畫面穩定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而大華無人機的機載負載云臺相機在發布過程中都經歷了嚴酷的振動測試、跌落測試、高低溫測試、ALT老化測試、穩定性測試等環節的考驗,產品開發環節完全遵照大華的CPD&6西格瑪開發流程,確保了產品的高質量。
與此同時,大華在機械減震設計,相機姿態解算,運動控制,三軸云臺增穩,光學防抖等技術領域具備自己的核心技術,確保了機載攝像頭在高空中30倍光學變倍情況下,畫面還一如既往的穩定清晰。
據張輝介紹,大華的無人機產品傳承于大華安防產品,在開發產品時,綜合考慮了和大華現有產品的兼容性問題。在通信協議設計上,完全兼容于大華所有的產品。掛上機載相機的無人機可以當成大華會飛的移動攝像頭產品,可以做到和大華的后端產品及平臺無縫對接。
無人機廠商那么多,大華有何優勢? 目前國內無人機技術與相關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各企事業單位對無人機的研究、引進和生產力度正在逐漸加強。據統計,全國共有300—500多家企業單位從事無人機研究生產銷售服務。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大華是研發型高科技企業,長期堅持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中。除了傳統的視頻監控、視頻智能化算法、ISP技術等核心技術之外,大華還擁有導航飛控、動力系統、空地通信、云臺增穩、顯控一體、主動安全等6大無人機相關的核心技術。
第二,從行業解決方案上來說,大華長期在行業應用領域深入耕耘,了解客戶的實際業務需求,這為大華針對各個行業開發出實用的能解決各行業應用痛點的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了便利。
第三,大華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嚴格的質量要求,為大華開發安全的無人機提供了保障。
相對于一般的監控視頻基本都是靜態、低維度的視角,而無人機監控是動態的視角、三維立體式的多樣視角。運用在安防監控領域,監控攝像頭可以不再固定在一處,利用攜帶攝像機裝置的無人機,開展大規模航拍,實現空中俯瞰的效果,讓視頻監控的范圍更加開闊。
同時,張輝也認為無人機除了作為立體安防的新手段、補強大華的傳統監控業務之外,還能夠實現各種線路管道,邊防海防,道路、森林等的巡查工作,也可應用于航拍測繪、農林植保等領域。
隨著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在安防領域應用帶來的優勢預示著無人機在未來將有更好的發展。我們也期待大華在無人機領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