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停車難、停車亂”已成為百姓詬病的城市頑疾。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城市停車難,“向頭頂”要停車位的辦法。近幾年,隨著各種超大型城市的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立體停車庫越來越受追捧。然而事實上,立體停車庫“想說愛你不容易”,對立體停車庫停車的難度,還是讓市民村觀望態度。
立體停車庫調查:想說愛你不容易
將車輛準確快速停進車庫并不簡單
黃立(化名)是深圳市中科利亨車庫設備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從2009年12月7日至今,他一直在公司承建的寶安人民醫院雙塔式智能立體車庫從事維保工作。2009年9月,作為全國圓形雙塔式立體車庫在寶安人民醫院開始試運行。
據了解,該立體車庫分為A、B兩庫,共15層,6個出入口,234個停車位。主要適停長5米、寬1.85米、高1.55米的小轎車。據黃立介紹,目前車輛入庫或出庫的長時間不超過72秒,“從地面到第15層,或從15層到地面,原則上都不會超過這個時間,快的時候只需要30至40秒。”
在立體車庫外墻,可以看到墻面上張貼著一張引導車主正確停車與取車的“溫馨提示”,黃立稱盡管這個立體車庫已運行七年,但仍舊有不少車主前來停車或取車時,不知如何操作,而黃立平日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與其他幾個同事一起,做基礎的引導工作。“在進入醫院的保安閘口處取一張停車卡,將車輛停放進*位置后,一刷卡就完成了停車的過程。”
在黃立看來,這一過程十分簡單,但對車主來說,將車輛準確而快速地停進系統*的車庫出入口編號位置,則并不那么簡單,“有的車主怎么停也停不進*的位置,這就比較費時間,這也與車主本身的駕車技術有關。”黃立稱車輛在入庫停放時,時速不能超過5km /h,“開得太快反而不容易停。”
點贊:收費便宜,緩解停車難
黃立稱,該立體車庫的收費標準與醫院的地面及地下停車場的收費標準一致,都是5元/天,“平均每天有300至400輛的停放量,周一到周五車會多一些,周末就比較少。”
“現在做的主要還是引導,教車主如何正確地停車與取車。”黃立表示,立體車庫出現機械磨損、電器老化等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如果是重要零件突然損壞或短缺,那取車的時間就會久一點,但這并不會影響正常取車,不會出現取不了的情況,我們會進行人工取車。”
在調查過程中,不斷有車主前來停車或取車。車主秦女士表示,來醫院看病時,自己會選擇該立體車庫停放車輛,“挺好用的,去其他地方我都不開車,怕找不到停車位,而且這里收費也少。”另一車主李小姐則表示,在醫院地面停車位緊張時,自己就會將車輛停放進該立體車庫,“每次來都會停立體車庫,因為外面沒車位,反正不會選擇地下停車庫,太麻煩了,這個就比較方便,操作起來沒什么難度,開進去以后再刷卡就行了,另外它收費也比較合理,比外面便宜多了。”
吐槽:稍不注意就可能刮到輪胎
對立體車庫的看法,市民持不同意見。寶安區新安街道海裕社區一居民謝先生認為,在深圳、車多停車位少的現實情況下,建設立體車庫是解決停車位困難的方法之一,“地面空間只有那么多,就只能往垂直空間想辦法”,謝先生稱立體車庫除了節約空間,緩解停車位緊缺之外,也是科學技術創新與進步的體現。
走訪發現,目前寶安區除寶安人民醫院里建設有立體車庫外,在該區其他地方尚未看到立體車庫,曾體驗過立體車庫的部分車主也表示,由于在立體車庫泊車更為考驗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因而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其還是會選擇地面停車位或地下車庫,“立體車庫的缺點在于,一定要按照泊車的位置準確將車開進車庫,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刮到輪胎,很考驗技術”。
建言:人大代表:支持建設立體車庫緩解停車難
深圳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40萬輛,而停車位缺口達三分之二。在的大城市,向空中要空間是必然趨勢。
“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極大影響了道路暢通、交通秩序、市容環境,深圳市全面推行立體車庫勢在必行。”今年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秦鋼等提出了支持建設機械立體車庫解決深圳停車難問題的建議,提出深圳要探索多種合作模式,有效吸引社會資本,充分發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間資源,建設機械立體停車設施,簡化審批程序,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完善停車收費政策。
“立體車庫投資高、回報周期長,平均每個車位造價5萬-10萬元不等,社會投資建設立體車庫的市場氛圍較淡。”針對立體車庫建設面臨的難題,秦鋼等市人大代表也建議,杭州市和鄭州市政府已出臺建設停車場(庫)的資金補助辦法。建議深圳市政府借鑒有關經驗,對社會投資建設立體車庫給予資金補助,可按建安成本一定比例補貼,或按建設立體車庫的類型、泊車位數量和建設地點等,進行一次性補貼。此外,還可研究設立引導公共停車場建設專項產業投資基金,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鼓勵金融機構、融資租賃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扶持立體車庫的建設。
回應:市發改委:制訂立體停車場建設鼓勵政策
對于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深圳市發改委回復表示,推行停車場立體化是深圳市停車場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深圳市正在啟動開展停車場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其表示,立體停車庫建設技術已非常成熟,但投資費用較高、回報周期較長。深圳將結合停車場專項規劃,制訂具體的鼓勵政策,給予投資補助、設置專項基金、減免規費等優惠,加大對立體停車場建設的支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