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公共場所安裝監控,已非新鮮事。公共場所視頻監控在如今的治安管理中確實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地方將視頻加了普及做為工作要點。不少地方已經實現了監控化管理,并且從制度上進行明確規格。值得關注的是,公共場所監控的隱私問題一直是社會爭議的焦點,而在這方面的制度,我國還在起步階段。
開放個人查看監控權限 但也不能隨心所欲
廣州市2016年9月新的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規丁意見中指出,緊急情況,個人可以先行查看監控視頻。很長時期以來,查看監控視頻都是警方的特權,公眾是沒有資格查看監控視頻的,這主要是因為擔心公眾隱私泄露。但這也導致在一些突發情況時,當事人不能時間進行識別指證,錯過鎖定**的佳時機,給案件偵破造成巨大難度。在新意見稿中,廣州市明確規定,個人在遭遇突發情況時在人身、財產等權利遭受侵害時,可以先行查看監控視頻,對挽回公眾損失,偵破案件都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可是個人查看監控視頻卻不能隨心所欲,也需要制度“監控”。
首先,對監控安裝進行“監控”。公共場所安裝監控已經社會普遍現象,也是很多地方加強治安安全常用方法,這也導致公共場所監控探頭所處可見,但是這些探頭大多一安了之,缺乏后續的管理和維護,造成公共場所探頭過多過濫,有的像素過低,有的壞掉,形同虛設,甚至一些探頭無人管理和維護,遭到破壞,無法起到監控作用,這就需要對這些探頭進行“監控”,哪些地方需要安裝探頭,探頭如何管理和維護,需要進行統一規劃設計,明確管理責任,對監控探頭進行“監控”,確保探頭真正發揮作用。
其次,個人查看監控視頻的前提是,必須有視頻可查,這就暴露出一個問題,關于監控視頻的管理問題。如果視頻資料保存不當,造成損壞或丟失,個人查看視頻就無從談起。因此,明確視頻資料保存管理,是確保查看視頻的前提,可是,關于公共場所監控視頻的儲存和管理,并沒有相關法律明確,也就是說,公共場所監控視頻的儲存和管理存在著極大的漏洞,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這就導致一些單位在監控視頻的存儲和管理中各自為政,隨心所欲,混亂不堪,有的保存一個月,有的保存一周,有的則保存一天,監控視頻資料保存時間,保存方法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需要對公共場所監控視頻儲存和管理制定出詳細規定,這不僅是確保個人查看視頻落實的基礎,也是社會治安的現實需要。
再者,賦予個人緊急查看權并不意味著查看監控可以隨心所欲,也需要區分情況,必須是在遭遇緊急情況才能查看,而且只能查看,不得復制和調取。也就是說,查看監控視頻,需要做好公眾信息保護,做好查看人員的信息登記,好查案過程的監督和“監控”,嚴防緊急查看權成為信息泄漏出口。如此,緊急查看權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效果。
總之,緊急查看權,是法治的進步,但是必須做好公眾信息安全保護,這是前提,也是底線。因此,有必要對個人查看監控這種緊急查看權進行“監控”,唯有如此,才能確保緊急查看權真正發揮積極作用。(作者:朱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