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2016年12月26日,大華股份成功中標貴州省公安廳“貴州公安視頻共享服務省級視頻圖像資源綜合服務平臺項目”,標志著大華省級聯網數據整合服務建設能力和先進性得到認可,更標志著大華人像大數據、車輛大數據、視頻圖像萃取(大數據結構化處理)、多彩警務云等多維海量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開始在實戰中落地,初步形成為公安治安防控、案件偵查、情報研判、應急指揮等警務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綜合信息化支撐平臺,初步形成全省視頻資源共享服務體系,規范全省公安監控視頻的管理。貴州省作為全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產業由此開始開花結果。
大華播種貴州大數據,半年后開始收獲
5月25日,2016貴陽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正式召開。總理在開幕式現場致辭,強調信息聯通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大數據發展中,政府要發揮應有作用,消除“數據煙囪”。大華股份作為貴陽市大數據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受到邀請,展出的大華云摘要系統、車輛云系統、平安城市大數據系統、人臉大數據系統和樂橙云系統及育兒機器人產品得到社會廣泛關注。5月26日,“數博會”期間,大華股份與貴陽市政府在觀山湖區“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簽署“貴陽大數據產業智慧項目”合作協議,并成為首批入駐“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的高新引進企業。10月13日,貴州省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一行蒞臨大華股份考察指導工作。陳剛書記在考察中充分肯定大華十多年來創業創新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大華與貴陽市政府通過深度合作建設好貴陽智慧城市、發展好貴陽大數據產業充滿信心。
大華人臉應用顯神威,研判定嫌犯
貴州省廳為進一步提高情報支撐實戰能力,拓展警務云科技應用領域,省廳于今年不斷深化人像識別系統實際應用工作,充分將人工智能技術優勢轉化為成果戰績。年末省廳科信處采用大華股份合作人像識別系統集中強化相關應用,于今年11月底完成全省3950萬靜態人像庫建設和整體系統建設。12月初貴州省廳科信處委托情報中心開放全省公測賬號,進行各地市試用,試用初期三天時間破獲四起案件,抓獲十余人**員,充分顯示人像智能比對系統神威。
隨著大華人像大數據等系統逐步落地,省級人像天網開始*輸送情報支撐實戰。以下是2個真實的案例:某公司快遞員駕駛一輛紅色三輪電瓶車在市區馬路上送快遞,正與客戶交易貨物時被兩名男子開一輛灰色的面包車(無車牌)將其客戶的一件價值1600元人民幣快遞飛車搶奪走。經分析,該案系收件人伙同另外兩名*實施的一起預謀搶奪案件。
這種“新型”搶奪方式實屬罕見,案件發生后,當地分局立即啟動合成作戰機制,情報、技偵、網監、刑偵、三橋所一同對案件開展分析研判,兩次召開“兩搶”案件合成作戰會商會議,力求在本月之內鎖定*,避免*再次作案。
通過合成作戰室深入分析案件,經廣泛走訪和細致的工作,終于摸排出一個嫌疑電話,但無法確定該人的真實身份,一時間案件偵破陷入僵局。
11月30日省廳下發人像識別系統賬號,情報中心民警通過摸排出的*員一張清晰人臉照片,經系統秒級比對識別,和受害人辨認確認,很快便確認*員目標身份。快速進行了抓捕活動。
人臉識別技術助力公安偵查數據化
今年10月至11月,某市連續發生四起搶奪案件,涉案金額6800余元,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案發后,市、區兩級情報(合成研判)中心立即成立工作專班,緊密聯動開展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通過圖偵獲取了**的相關視頻,并鎖定其可能居住的處所。通過對獲取視頻進行技術處理,提取**的面部照片,將其面部照片放入省廳情報處研發的人像智能系統進行比對,成功比中**為重點人員,經進一步分析研判,確定四起搶奪案案件均為同一人所為。
12月3日上午11時許,經過連續三天的蹲守,當地分局便衣大隊將**汪某抓獲,系列搶奪案成功告破。
貴州大數據產業有多靠譜 看大華人像大數據就知道了
依托大華股份與省廳共同研發的人像智能比對系統,省內多地公安變革傳統被動式視頻偵查手段,采用主動發現、自動預警科技手段,實現了對**的研判、落地,解決了圖偵工作“后一公里”的難題,為基層公安機關打防管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人工智能驅動警務機制改革
大華先進研究院助力智慧警務云建設
貴州省公安省級視頻圖像資源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涉及系統繁多,聯網架構復雜,實戰需求強烈。大華股份先進技術研究院多位算法開發人員常期現場支撐,與公安廳領導進行充分溝通,持續保障系統正常運行,確保為貴州省打造一套實用、易用的視頻解析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