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 世界移動大會MWC2017正在火熱進行中,原本這場會議與安防并沒有太多聯系,但是一則新聞引起了幫尼的注意:華為在會上推出了新手機,支持4.5G網絡。
這個4.5G網絡是什么鬼?難道是新手機的噱頭?
過渡的4.5G
不久以后,隨著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飛速發展,無線傳輸的要求和業務越來越多,4G的傳輸速率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舉個例子,目前1K以下的視頻可以通過4G實現,那么無線視頻監控設備上那些4K高清的視頻怎么辦?難道每個高清攝像頭的后面都要用網線連接?
估計有人會有疑問了:如今的熱點不是5G么?雖然5G的概念越來越普及,但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時,人均每月消耗的數據流量將達到5GB,那時5G尚未完成商業化普及,因此出現了4.5G這樣一個過渡性的概念,這個概念初有華為提出。
在傳輸速度方面,4G的峰值為150Mbps,5G要求達到10Gbps甚至20Gbps,相差了近100倍,而4.5G所能提供的1Gbps就能起到很好的解決高清視頻的無線傳輸問題,而且了采用蜂窩物聯網技術的4.5G網絡可以同時承載更多的設備連接,讓延時更小。
還沒準備好的5G
對于消費者來說,5G仍然是一個無法完全理解的概念。運營商鼓吹5G的測試速度非常驚人,將達到現在4G速度的10倍到100倍,但是電聯(ITU)5G時間表顯示,將在2017年定義5G的技術性能,在2019年內展開評估工作,2020年確定5G終的技術規范。真正實現5G網絡的商業化并大規模部署至少要等到2020年以后。
而在技術層面,5G網絡將采用高頻段頻譜,從而實現和可擁有更大的帶寬,代價是更高的覆蓋成本,目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需要目前4G和4.5G這樣的低頻網絡來補足覆蓋。而且,運營商也可以在5G發展普及之前,用相關云技術重構無線網絡架構,減少5G普及之后的大規模重建。
總之,5G仍然遙遠,4.5G觸手可及。
4.5G在安防的應用
前面說了這么多,那4.5G與安防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幾年前,荷蘭某大學工程系的學生構想了這樣的場景:一位父親突發心臟病倒地,女兒急忙給醫院打電話尋求救護, 醫院派出一款救護無人機并飛到患者的窗外,女兒取下無人機上攜帶的醫療器材,通過無人機的高清攝像頭與醫生交流,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父親進行施救。
在這個場景中,更高的攝像頭清晰度可以有助于醫生查看患者病情,而在人命關天的緊急時刻,相比4G網絡50毫秒的延遲,4.5G可以將網絡延遲將到10毫秒。4.5G網絡技術可以解決當前網絡下存在的諸如定位與高清視頻即時回傳等多種問題。
更大容量、更低時延、更多連接數是4.5G網絡的三大核心能力,隨著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穿戴設備的不斷商用,預計屆時每人將擁有兩個與物的連接,包括車聯網、智能家居為代表的物聯網在內,4.5G的存在將極大地改變安防領域設備連接的格局。
幫尼總結
4.5G網絡不僅僅是運營商的寵兒,而是安防物聯發展的助推器,相信在近幾年之內,搭建起高清攝像頭、智能家居、穿戴設備、無人機等多種安防設備的連接橋梁,讓數據的傳輸與連接更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