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主題下的智慧醫療發展正在提速。《經濟參考報》在浙江省調研中了解到,除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創投資金以及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這一領域外,各地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智慧醫療落地。2017年將成為分級診療推進的關鍵時間節點。然而在智慧醫療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物聯網醫療設備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警惕 不要忽視物聯網醫療設備安全
物聯網醫療設備成為安全重災區
由于物聯網設備缺乏可靠的安全措施,極易成為黑客的攻擊目標,而醫療行業作為信息安全聯的黑洞,物聯網醫療設備面臨的安全更是風險巨大。一方面,醫療設備安全關系到病人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醫療設備與醫院的內網相連接,黑客能夠輕松盜取病人的醫療數據信息。
據國外研究機構調查,在美國醫院里,平均每個床位配置了 10 至 15 個聯網設備,例如一個大型的綜合醫院,擁有幾千張床位,就將安裝幾萬個物聯網設備。由于醫院內部的各種規章和責任,它們對設備的選擇必定會顧慮重重,但物聯網設備帶來的巨大好處,也迫使醫院加大對物聯網設備的投入。
MedJack(醫療設備劫持)威脅
與傳統的PC機和服務器相比,物聯網設備在軟、硬件防護的層面非常薄弱,操作系統、儲存單元和處理器都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導致如今的物聯網設備常常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被稱為MedJack的攻擊,是特指對于醫療設備的攻擊,黑客們將惡意軟件植入醫療設備中并通過網絡傳播,從中竊取個人醫療數據信息可,或跟蹤活動藥物處方,使黑客能夠在線訂購藥物,并在暗網上銷售,甚至可用于操控物聯網醫療設備。
根據Zingbox 的數據表明,在過去三年里,醫療部門被黑的次數甚至超過了金融部門,而且,越來越多的攻擊是針對醫療設備的。
應引起政府重視
目前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把目光聚焦在醫療設備的安全性上,美國當地時間 2016年12 月 27 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DA )公布了關于醫療設備制造商如何維護聯網設備安全的建議文件。這份 30 頁的文件于2015年 1 月份起草,它建議制造商能實現監控其醫療設備及附屬軟件漏洞并隨時為其打補丁。
隨著物聯網、智能設備的興起,網絡安全與各行各業的聯系日益加深。我國也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要求: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2017年6月1日,網絡安全發也將正式實施,作為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規定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打擊網絡詐騙。表明政府已經將網絡安全看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基石。
在“萬物互聯”的今日,數以億計的物聯網設備作為數據或元數據的潛在來源,對于黑客來說是就像免費的午餐。網絡安全在得到政府重視的同時,我們個人也應不斷提升個人信息安全意識,網絡安全看似遠離大家的日常生活,實則“默默”伴隨著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