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和智能設備將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將為行業及企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物聯網(IOT)給公司帶來了無限遐想的商業機會,行業內的各種規則都將被它改寫,有相關數據表示:到了2020年,有將近2000萬的數字設備都將納入到物聯網當中,而物聯網行業中產品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所實現的收入將達到3000億美金。
通過整合
傳感器、數據連接、云存儲、數據加工分析、機器學習等多項技術內容,物聯網將改寫無數行業內的格局,從醫療保健到制造業再到社會公用事業、交通、政府領域。但是不可置否的,物聯網尚處于萌芽階段。
《Amazon的物聯網之路:致的物聯網戰略的10個原則》一書的作者John Rossman曾經這么說道:為你的公司開發并執行一套物聯網戰略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壯舉。
其實,他一開始寫書的時候是想幫助各個公司在如何實現物聯網戰略上打造一份清晰可見的路線圖,可是后來他發現自己所寫的一些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與此同時,他發現掌握原則性的把握使得領導人能夠不走冤枉路,于是他在基于自家企業的實際訴求的前提下,開發出了一條量身定制的物聯網戰略。
Rossman說道:在我眼中的物聯網是分好幾個維度來看的,從低的維度來說,物聯網不過是很多科技部件拼接起來的一個系統,傳感器連接到云計算平臺和分析應用上,然后云計算和分析引用再將某些優化評估結果返回到現場的一些硬件設備上,再往上一級,它是某種可被開發的應用案例,其實無論是面向消費者、工業企業還是B2B場景,它都是一套不斷演化發展著的應用案例。到了第三個維度上,它是一種被開發、修改、完善的商業模式。所以建議商業領導人不要將物聯網看作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他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下面的10條原則,希望能夠給任何一個想要開發物聯網的人一些建議和參考。
原則:對更的客戶要有偏執情結
點也是重要的一點,你必須執著于追求滿足你的客戶,打造一種為的客戶體驗,通過利用相互連接的硬件設備、軟件所組成的一個智慧型系統,實實在在的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相互連接的硬件和傳感器他們組成了一個能夠提升客戶體驗的工具,給客戶帶來大的滿足,這是位的,然后你再去考慮商業化模式。
所謂“偏執”就是要真正的投入進去,付出一切來讓客戶滿意,哪怕這樣的方式不會提振短期利潤,它更意味著要持續不斷地回頭評估客戶體驗,永遠不把腳步停留在【還不錯】這個階段。
第二原則:在跨平臺、渠道上打造一種無縫的使用體驗
在一個以物聯網為基礎的世界里,你的客戶將跨各種平臺,各種設備來與你的產品服務進行互動,于是,這就決定了你要打造一種無縫流暢切換的使用體驗,Apple在自己全產品線上做到數據的無障礙流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要實現這一切,你必須做到掌握信息的連貫性,也就是說如果客戶現在的物聯網吸塵器出了問題,打電話給客服人員,這個人必須能夠立刻查清楚吸塵器的位置,到底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如果你能夠做的更好,在問題發生的時間,客戶還沒打電話的時候,你就已經給客戶打電話過去,并且準備好了一套應急預案和解決方案在那里。
第三原則:持續追求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物聯網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它自身就具有非常強大的自檢視性,你所開發的產品其實本身也就是不斷提升服務的工具,你所開發的物聯網系統將隨著時間推移獲得越來越的數據。
第四原則:數據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做算數題
IOT(物聯網)是在一種你想都不敢想的規模、尺度上去幫你收集營運期間的所有數據,但是收集數據并不是全部內容,你需要借助于一些模型、算法、分析工具來充分挖掘內部的價值,從而獲得超乎常人的洞見。
第五原則:從大處想,從小處做
利用物聯網這個概念進行成功的創新,這需要你有一定的遠見。你需要站在很高的角度來把握全局,因為你是在掀起一場非常徹底的改變,但是遠見卓識并不足夠,你需要從小處著眼起手,項目很有可能失敗,但是你需要從中吸取到教訓經驗,以便進行下一次嘗試。其實物聯網更像是一次漫長的路程,你應該首先意識到這一點,但同時你需要進行一些靈活的、低風險的嘗試,從中找出哪些方式是奏效的哪些則不是,每一次嘗試權衡好利弊,這樣一次“賭”值不值得,你要盡可能降低其中的風險,直到他們再也不會被視作是一次小小的“賭博”。
第六原則:利用物聯網,使自身轉型成為一家平臺公司
以平臺為依托的商業模式,其實是為了讓氣體公司能夠借助你的服務平臺開發和拓展各自的業務,另一方面也為你的業務創造了強有力的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第七原則:開發基于結果的商業模式
產品能夠賣出去這固然不錯,但是物聯網領域要求你走的更遠、更深,你出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個客戶想要的結果。在基于結果的商業模式中,客戶購買的產品(服務)所終實現的那個結果,并不是產品或者服務本身。
這其中存在著非常深遠的轉變,所有權、有效性、產品后期的維護這些東西都是客戶轉移到了供應商那里,但同時它也確保了客戶和供應商的利益是一致的。換句話說,物聯網初創公司必須對產品服務在客戶那里的運行情況做到實時的控制。
從這個思路出發其中包含的內容就多了:自監控服務、按月繳納費用的商業模式、融合了咨詢性質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等等,嚴格地以結果作為靶向,你跟客戶之間的關系會明顯提升,客戶忠誠度也會提升很多。
第八原則:在隱私保護和利用數據實現商業化之間獲得平衡,走出一條路來
在物聯網浪潮的推動下數據已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石油”,目前物聯網行業中還沒出現一些可以借鑒的榜樣的公司,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非常成功的把數據打包,然后將物聯網數據賣出去,但這一天遲早會來的。傳感器、云計算、第三方數據資源、API的蔓延普及這一切都將擠進物聯網市場,并使得數據本身成為一種商品標的。
第九原則:通過發現新的產品和服務顛覆遍及整個行業的鏈條
站在很高的角度上去俯瞰整個行業,去找出它里面價值傳遞的鏈條,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進入,去尋找它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物聯網技術給予顛覆。就比如說Imagin公司是專門做暖通空調系統的,現在這家公司在這個系統上安裝一些傳感器之后,這些傳感器就以服務的形式負責起整個暖通空調系統的維護工作,一方面創造了新的贏利點,一方面也降低了客戶經理的維護保養負擔。
第十原則:在你的物聯網戰略中,找到順應行業趨勢走向的核心競爭點
近這段時間,很多企業高管都成為了 Jim Collins 的粉絲,尤其對他這本書《從走向偉大:為什么一些公司能夠實現飛躍,而其他的一些公司則不能?》情有獨鐘。在這本書中,作者希望每一位創業者都要仔細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找出那些真正支持你企業持續發展,帶來強勁前進動力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理解你的公司,你的商業模式,你就能夠利用物聯網去確認和抓住某些機遇,規避掉某些風險。
就比如說現在物聯網市場上的某些大動作,某些能夠實現幾十億美金收入的動作,不可能是出現在具有明確所屬權的互聯硬件設備上;。相反,真正的機會是:提供某種系統底層架構,某個平臺或者某種工具,幫助其他的公司和程序員按照他們各自的訴求,設計、開發,以及運營物聯網。
你需要牢牢抓住行業的趨勢走向,讓自己的商業模式緊緊吻合這個趨勢,那么接下來很多事情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