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小黃車和摩拜的單車,經過不斷迭代,其實越來越相似了,這就是常態化競爭條件下的產品趨同進化,因為產品進化背后的壓力是相似的,包括共同的用戶群體和他們的需求、共同的監管要求和類似的技術條件等。
但是大的差異可能來自于智能鎖。
摩拜的智能鎖是高大上和昂貴的,內置了SIM卡、GPS、太陽能(或騎行)充電和自動開鎖電機。這種類型的智能鎖以及前后臺系統的無縫一體化,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戰略武器,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那一種,在共享單車領域先開了花,然后在物聯網領域又爆發出累累碩果,甚至本身可以成為一個物聯網的公共平臺與事實標準。
這就是迂回式創新的一種典型迂回:做好了當下這一步,更大的下一步就自然涌現了,想不到啊想不到!
共享單車PK大賽 孰更技高*
小黃車和摩拜單車兩強pk,結局是開放的,但是短期內,他們是一種你追我趕,此消彼長的競爭態勢。就像馬拉松比賽一樣,終名第二名是有很大意義的,但是從結果來講差異不是很大,尤其在過程中誰比誰一點,誰比誰落下一點,都是常態化的競爭階段,互有得失,其中我們重點說幾個方面。
個,產品的差異化與趨同進化。產品肯定是不可能一模一樣,很多領域里的兩強競爭,產品都是有各自鮮明的特色,雙方的產品都進入了一個趨同進化的軌道。一個變得輕巧了,有鏈條了。一個加了車筐,開發智能化的鎖了。也都開始準備用鏤空的實心輪胎,未來都可以調節座椅高度。
這個趨同進化也不僅僅是商用領域,它是在生物領域里面典型的。因為哪怕兩個物種不一樣,但是由于為了適應相應的環境,終通過長期的進化表現出來的一種相似性。
相同的環境,在商業領域包括:相同的用戶需求是一樣的,競爭壓力,相同的技術條件和政府的法律法規也是一視同仁的。這樣,雙方的產品就慢慢趨同,可能有些表面的顏色,一些結構設計上有些不一樣,但是關鍵的核心要素,就越來越類似了。
這也像在海里的魚,像鯨魚海豚不是魚,但它在海里生活游泳,所以他跟魚兒體型就比較相似,所以趨同進化是一個大的特點。
第二個,在趨同進化下面,智能鎖是進化的一個核心,但是智能鎖里面有比較大的差異。摩拜現在用的智能鎖是內置了sim卡、GPS和自動開鎖裝置,所以它也是可以充電的。它可以用腳踩充電,到后來的lite,即太陽能板充電。它車筐的底板就是一塊太陽能板。
這樣的話,智能鎖耗電量大,而且每個月因為有sim卡,會產生流量費,你哪怕幾塊錢或者十塊錢,一年差不多得100塊錢。這樣導致,你這個產品,有額外的充電設備和一年多出來的100塊錢的運營成本。
其它他們后來做智能鎖,可能就要避開這么一個特色,或者在他們看來是不足。因為你額外的增加成本和額外的產品的復雜度,也增加了終產品本身的成本。
比方說,他們想通過藍牙,智能鎖直接跟手機相連。這樣就不用加sim卡,也不用充電了。只用一個內置的大電池,這個電池可能管用兩年。
即使用不了兩年,平均一年好了,因為一輛車平均一年,甚至半年就維修整理一次,那就順帶換個電池唄。沒必要刻意做到兩年甚至四年,去無人值守無人維護維修。反過來如果就是幾個月,一年就要維修整理一下,索性就把電池換了。所以這個電池就可以用內置的電池,就不需要充電設備。這樣產品能更簡單一點,然后避免車輛的價格大幅度上升。
這就是一種精打細算的思路,就把未來的成本就放在未來,而不是把未來的問題都在當下解決。當下就成本高,費時費力。未來發生的事情,未來的麻煩放在未來,當下就輕簡快省一些。
反過來,就是摩拜的思路,在pk上面,數量上面,響應上面就落了一點下風,只能等時間來洗凈鉛華。或者所謂潮水退去,看誰在裸泳的意思。這個其實就是在期待,競爭對手沒有反應,沒有響應,不會變的更好。如果競爭對手,在充足的時間內也改善了,那么時間帶來的好處就會小很多。
小黃車死活不做可充電的sim卡加GPS智能鎖,其實也是一種路徑依賴。這是跟他們車的結構有關系,而且跟整個公司的價值觀有關系。你走了輕簡快這條路,只能想方設法做其它的。比方說,密碼需要動態,那我做一個動態密碼的智能鎖,但是不一定加sim卡加外接可充電電池了。
所以終兩強競爭,雙贏的結局是大概率的。這里面既有注定的定數,就大家做一個整體,他們畢竟是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是互聯網思維下的共享單車,他們面對的其它以前的公共自行車,或者自有私人自行車,或者根本沒有車的來講,其實是一次大的突破,放了更廣大邊緣用戶群和場景下壓抑的用戶交通的痛點,后一到三公里的。
他們順應了他們的用戶,做到了隨用歲取隨還,在移動端可以很方便很簡單的去使用。另外他們也組建了各自的團隊,背后的資本方都鼎立支持,而且產品也經過了初步的開發和迭代,所以他們終未來的發展相當于一個動態開放式平衡的過程。這一個“恒”字,盡在不言中。
但是未來這種雙贏的結局只是大概率的,因為還有黑天鵝無處不在。創新的觀察者,我們不會做一個確定的預測。因為預測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必要。
就像有人預測上說,未來智能交通*未來我看到了,看到了之后你就現在All in全賭在一家公司上嗎,事實上這家公司可能遇到了很多障礙,暫時事業受到了挫折,也許10年,20年,50年,100年之后,智能交通*未來終于實現了。但在過程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個起伏呢。
這就像我們說的,你哪怕賭,這個股市終會上萬點,上萬點不是你現在ALL IN買股票的理由,因為過程中起起伏伏的。
當然,如果像買房子,房子你說未來漲跌,但如果你要結婚,要生孩子,孩子還要上學,你就可能還是需要去買房子,因為終房子哪怕漲啊跌啊,但是過程中你畢竟享有了房子,你使用了房子。
但是像投資之類的,你終的目的就是希望漲,你過程中漲漲跌跌,你不能因為擁有他,你就享有了什么,這個是不一樣的。
在常規化競爭你追我趕,此消彼長互有得失之外,其實有個副產品。這個副產品也是一種涌現,就是意想不到的迂回成果,大家現在沒有意識到,但現在這種苗頭也出現了,就是一種震撼的突破,就是物聯網的爆發應用其實已經來臨了。
“物聯網”,喊了很多年,大家千方百計的去在各個領域里面去試驗物聯網,但是之前,都是往復雜的,麻煩的,昂貴的道路走。真正的物聯網的波突破就像很多領域這么多年來已經證明了的一樣,步突破往往已經突破完了,回頭大家一看,才發覺已經來臨了,而且步突破往往是簡單便利便宜的方式突破的。
其實我們現在講的共享單車,其實就是物聯網的波的,大突破、爆發應用。就是線下一個孤立的2C的硬件,比方說,一輛共享單車是一個硬件,線下的,孤立的,給用戶去騎的。它通過一個模塊接入了互聯網,像摩拜的智能鎖,小黃車的通過你手機肉眼看到了編碼,手動輸入編號,然后網上回來一個密碼,然后你再手動打開鎖。
就通過這種方式接入了互聯網,連入了后臺,互聯網云,這樣的話你就形成了一個使用閉環。就是一個硬件,接入了互聯網,然后用戶線下使用形成了閉環。所以這個應用是爆款,以前不存在,不需要的,瞬間大家感覺后1到3公里交通都需要了,這個就是典型的物聯網的一個爆破應用。
反而之前大家說了很多年的智能家居,也希望是一個物聯網的應用,就把常規的家具家電電器都聯網化,但聯網化它帶來的意義和價值,就明顯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需求,達不到解決后1-3公里交通痛點的共享單車這樣的雪中送炭的程度。
另外像國外的亞馬遜推出的Echo智能家居平臺,也是一個孤立的硬件2C接入了互聯網模塊,就專門解決一個特定用戶群,特定的場景下的一個特定的需求。這個需求,以前普通的家居家電是難以解決的,或者是不需要去這么解決的。Snapchat 的互聯網眼鏡,Spetacles 也是如此。但是他們各自可能還需要解決各自的一些問題,才能終形成物聯網的波規模化應用。
比方說,像我們知道有一家公司,做娃娃機的。娃娃機很多,但娃娃機是孤立的2C的硬件,它沒有互聯網化,他們就做了一個互聯網模塊。這個模塊和智能鎖很像,跟娃娃機連在一起,這個娃娃機就互聯網化了。這樣你在玩娃娃機的時候就不用投幣,你只要關注它的公眾號,或者是下載一個應用,你就可以在云端閉環回來,開始玩抓娃娃娛樂。
他們早是從搖搖椅開始的,小朋友去投一塊錢去搖一搖,搖一下唱個歌。這個一下子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趨勢,這個趨勢總體上他們的特點是一樣的,就是通過掃一掃的方式,因為掃一掃與設備無關,每個手機都有掃一掃的功能。也不需要打開藍牙,也不需要用NFC之類的,有的可能還沒有,有的可能還不好使。然后加上普遍的3G、4G移動網絡,它的覆蓋率更高,也是更靠譜的無線網絡。
這樣的話了,就形成了一個物聯網的步應用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