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
物聯網這個概念早已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2009年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之后,政府工作報告就已經把物聯網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了,在這之后的很多年里,媒體也一直在向大眾普及和宣傳物聯網的概念。三日小長假剛過,物聯網就發生了眾多變化,其中5個變化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1.五一后,銀行卡只能“讀”,不能“刷”啦
由于目前我國支付渠道多樣,傳統的磁條銀行卡有被盜刷的風險,所以就在勞動節期間,《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正式規定,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功能,要求各商業銀行加快存量磁條卡更換為金融
IC卡的進度。(在過渡期間,純磁條卡仍能正常使用)
銀行的新規,對于物聯網智能終端有一定的沖擊,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支付型智能終端,依舊使用刷磁條卡支付,沒有讀取IC芯片的功能,而這類支付終端,將會逐步退出市場環境,取而代之的是可讀取銀行卡芯片的多功能支付智能終端。
2.牛逼了,城管也要佩帶移動執法終端作業
如何對于城管有效監管?城管如何保證陽光執法?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不過,5月1日起,城管執法可是要大改咯,住建部印發的《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正式開始實施,按規定,城管在執法過程中,必須要使用執法記錄移動終端,視頻監控等技術,對執法過程實行全程記錄。
這項規定意味著城管執法會進入“陽光時代”,也意味著多功能移動執法智能終端正式走進城管領域應用。
3.智能分揀機器人正式上崗
早在2016年12月,申通快遞就已經引進了首批330臺智能分揀機器人,用以提高快件分揀效率,逐步替代快遞分揀領域的人工體力勞動。而在五一前后,分揀機器人已經開始被國內各大快遞公司廣泛使用,宣布正式上崗。
這些分揀機器人可以說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一次飛躍,由快遞總系統計算機控制軟件通過無線網,把條形碼信息、二維碼地面坐標的信息發送到每個分揀機器人終端,分揀機器人拿到快件后,馬上能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并且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去,哪個位置應該轉向和避讓,每小時能處理接近兩萬件快件,效率奇高。
快遞分揀領域的人工體力勞動已經要被機器人取代了,那快遞收派件這塊的部分人工體力勞動,被快遞智能手持終端所取代,是否將是時間問題?
4.“搜臉”技術誕生,訪客管理將更安全
日前,一篇關于人臉檢測系統的專題報道引起了物聯網人的注意。
這個由騰訊優圖實驗室開發的智能人臉檢測系統,應用人臉五官定位算法,對應90個點標注人臉關鍵位置,偏差在1.5個像素以內,只需要將照片輸入,系統就能在相關視頻資料中自動找到此人。
這項技術可用于警務領域,在尋找*時,可以通用照片,在海量視頻資料中尋找,大大提高破案率。同時,這項技術也能用于訪客管理終端,提高人臉識別、人證對比的度,使訪客管理更安全。
5.你敢信?收個快遞將有機會中500萬
利用快遞來買彩票,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不過順豐倒是真的做出來了。根據順豐控股4月27日披露的消息,國家體彩中心與順豐彩在即開型彩票代銷、系統對接、主題票制定和倉儲配送等多個領域合作,豐彩主題即開票已獲財政部批準為一款全國性彩票品種印制和發行。
收個快遞有機會中500萬,那在未來,快遞員的手持終端,是不是除了快遞功能,還會搭配有彩票功能呢?值得物聯網人思考。僅僅勞動節三天假期,物聯網就已經有如此多的變化,也許,這就是時代的風口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