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 智能包裝已經不再是科幻題材。為了對抗市場上的假貨,一些橄欖油生產商開始與挪威技術公司 Thinfilm 合作,在產品包裝上嵌入微型芯片。通過手機上的 iOlive 應用,買家可以看到橄欖油的產地和罐裝廠。
互動性的包裝并不是新奇事物。許多產品包裝上都使用了可掃描的代碼。但近些年來,智能包裝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除了印刷的代碼之外,電子芯片、RFID 也出現在產品包裝上,而藍牙標簽可主動向智能手機推送信息。
(圖片來自 filrfid)
對于智能包裝的倡導者來說,這種包裝有著一系列的好處:更加透明的產品信息,更有效率的物流,而且,它還能幫助人們做飯。“ 你可以掃描自己的食材,然后告訴微波爐應該使用什么設定。” 智能產品公司 EVERYTHING 的聯合創始人 Andy Hobsbawm 說。
但是,智能包裝也會帶來新問題,比如回收問題。“ 當包裝使用了多種材料后,你很難分離和回收它。” 環保智庫 Green Alliance 的政策主管 Dustin Benton 說。
(圖片來自 practical-iot)
他認為,包裝設計師應該與垃圾回收機構合作,以確保產品是適合回收的。例如,電子芯片可以放置在瓶蓋上,那樣的話,分離有害物質就比較容易了。對此,Thinfilm 的創始人 Davor Sutija 表示,公司的標簽里不會使用硅(回收過程非常耗費能量),而是發明了一種新方法。他們把芯片嵌到可回收的薄鋼片上,而 EVERYTHING 的 Hobsbawn則說,理想情況下,智能包裝其實更有助于回收,因為它能提供產品的材料信息和回收方法。
除了回收問題之外,消費者是否需要這項技術也是未知數。市場研究公司 TCC Global的零售分析師 Bryan Roberts 說,生產商的預想未必真實反映出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價格也是一道障礙。“目前來說, NFC 芯片的成本仍然有些高。大多數生產商不會在包裝上使用它。”
或許,關鍵的問題在于,包裝是否真正需要電子技術。Hobsbawn 說,成本更低的方案,比如 QR 代碼已經可以承載足夠信息了,而且,它并不會帶來回收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