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今天,小編被央視報道的關于家庭攝像頭泄密隱私的報道刷屏了。在《每周質量報告》中,6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智能攝像頭的質量安全的風險警示稱,已檢測的40批次中,32批次樣品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可能導致用戶監控視頻被泄露,或智能攝像頭被惡意控制等危害,被定為高危風險項。其中報道的關于攝像頭安全問題分析指出,從終端、云平臺到數據安全傳輸的都存在不安全風險。其中列舉的關于市場上存在售賣破解程序的現象更令人不寒而栗。
△《每周質量報告》泄密的“看家神器”
近年來,智能攝像頭憑借其突破性的產品功能設計,受到了普通民眾的歡迎,得以飛速普及。這一小小的家居產品,不需要電腦連接,直接使用Wi-Fi聯網,配有移動應用,就可以遠程隨時隨地查看家里的狀況,與家人語音通話,還支持視頻分享、遠程操作監控視角、報警等功能。可以說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面對隱私安全泄露風險的存在,也會讓人望而卻步了吧!這樣一來,其實并不利于智能攝像頭的長期發展。
其實關于攝像頭隱私泄密的問題從智能攝像頭開始之初就被不斷提出來,正如事物總有兩面性,智能攝像頭同樣“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壞事,關鍵看用戶怎么用。”因此,面對這樣的風險,我們應當做的是努力去減少、排除這些風險,讓用戶少擔風險,讓不法分子沒有可趁之機。
如何減少風險呢?
對于廠商來說,是智能攝像頭的生產者也是把關者,責任重大。對于像視頻中提高的由于廠商設置的弱口令密碼導致的泄密,是比較好解決的問題,應當首先避免;其次關于在此次調查中問題為嚴重的數據傳輸安全問題,其實也不僅僅是網絡攝像頭存在,廠商當引起重視,盡快提高自身信息安全保護能力,將智能攝像頭納入強制安全產品范疇。
對于管理機構來說,目前行業關于智能攝像頭專有標準的缺失是導致市場亂想出現的根結所在。這與智能攝像頭的快速崛起,以及其組成結構(互聯網廠家、貼牌電子企業、安防廠商)有很大關系。攝像頭因其特殊性能需要更加專業的生產與監管標準。同時對于當前市場已存在的攝像頭泄密隱私的情況應當加強監管。
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應提高自身安全意識,保護個人隱私。每個消費者和每個公民都應該重視自己個人隱私的保護,從源頭上盡量減少隱私權被侵犯的渠道。首先,快遞單、取款憑條、刷卡信息等信息盡可能的不要隨意丟棄。此外,我們在尊重自己的隱私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隱私,不要把他人的隱私當成一種消費品去過度消費,所以這是一個相互尊重的過程,如果每個人都有這種理念,我相信在法律制度的保護下,這種直播行為會越來越健康。
從目前來看,受到價格、渠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量山寨機、貼牌機,以及小廠家的攝像機產品正加速流入市場,這類產品往往不具備嚴格的安防機制,用戶隱私風險極高,用戶在選購時需嚴加甄選。專業人士建議,為保險的辦法還是選擇安全可靠的正規產品,大廠推出的網絡攝像頭在產品質量,安全防護水平及產品維護售后方面都有保障,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專家建議:1、不要購買便宜的攝像頭,安全防范性能不高;2、購買的攝像頭要有嚴格保密設置、多層密碼保護功能;3、不要使用出廠原始預設的用戶名與密碼,密碼設置不能過于簡單,密碼要定期更換;4、攝像頭不要對準臥室、浴室等隱私區域,經常檢查攝像頭的角度是否發生變化;5、養成定期查殺病毒的習慣;6、不使用攝像頭時,要記得斷開電源和網絡,減少泄密的風險。
結語:智能攝像頭行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免跌跌撞撞。無論是互聯網企業、貼牌廠商還是安防廠商,既然同入智能攝像頭行業,就應當擔起責任共同為推進只能攝像頭行業發展努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