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正呈現出四個趨勢:智慧城市建設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智慧城市服務功能更趨多元化,政企協同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資為主,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醫療等智慧建設若干行業領域正在加快實現突破性進展。
聯合國研究預計,至2050年將會有70%人口集中在都會區,相較2010年成長23億人,其中60歲以上的銀發族會增加三倍。為解決未來城市所帶來的各種生活問題,智慧城市相關解決方案成為備受矚目的話題。
隨著智慧感測和低功耗廣域網的
物聯網技術發展,各類智慧城市應用得以加速普及,包括:智慧運輸、智慧物流、智慧停車、智慧建筑、智慧小區、智慧農業、智慧零售、智慧能源、智慧防災等。據GoogleTrend的數據分析,智慧城市關鍵詞的搜尋量從2014年起大幅成長,顯示其為近年來各國政府與產業界所共同關注的課題。
三種建設類型
10月18日,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2014-2015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年度報告》。《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我國已有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76%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500多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在《年報》所分析總結的智慧城市建設的三種類型中,江蘇多地被作為典型。
種是技術工程項目建設型。把智慧城市當作技術工程項目來做,技術工程一完成,城市政府與技術工程公司的業務關系就完結了;
第二種是數字城市的擴充型。其特點是沒有實現改變管理方式的要求,“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
第三種是智慧能力建設型。這種建設類型具有業務云、管、端一體化的智慧。同時也具有市民主體(客戶)、城市公共服務力量、依法監管力量等人、機、物的系統協同服務能力。這種類型不僅具有基礎標準與應用業務標準相統一的標準規范,也有能解決“一攬子”問題的云服務工程公司進行建設運維,還具備技術手段與法律手段、管理制度相協調的網絡權益、秩序與安全的保障能力,相較于前兩者,智慧能力建設型更具前景。
未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將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服務功能更趨多元化,政企協同為主將逐步替代政府投資為主,智慧建設若干行業領域也將獲得突破性進展。由此,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將逐步摒棄單模塊、封閉式的“1.0模式”,邁向以“需求導向、目標驅動、數據融合、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為特征的“2.0模式”。
“碎片化”現象
智慧城市作為推動城鎮化的重要引擎,一直被大家寄予厚望,如今在全國近300個城市落地。但是,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碎片化”的現象逐漸開始顯現。如何化解這個難題,成了全行業關注的焦點。
數據統計,“十二五”期末,城鎮化率高達56.1%,提高5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底,智慧城市已創造出2480億元的IT市場投資規模以及20.4%的復合投資增長率。未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預計到2030年,城鎮人口會增加到10億。
但是隨著各地城市服務“升級”的同時,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卻對當前智慧城市中出現的問題表示擔憂,“現在,各地結合自己的特點,開展智慧城市實踐。不過,還有一些政府,把智慧城市當做政績工程,在不同的領域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往往會產生系統碎片化的現象。這些碎片化往往會造成新的信息孤島,進而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也表示,智慧城市建設大的難點是將信息孤島連接起來。未來,摒棄封閉思想,促進數據的開放共享和融合創新,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是互聯網的核心理念,整合資源將成為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
因此,在創建的過程中要突出特色、積極推進,堅持問題導向,注重運用效果,創新機制,實現信息資源的協同共享,打破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部門的條塊分割,實現效益的大化。
原標題 智慧城市2.0模式將啟 “碎片化”現象不容忽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