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現在正值暑假,是孩子們外出游玩,在家休養的時間,同時也是兒童安全事故高發期。您的孩子身邊有多少“傷不起”呢,家長們又該如何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以下問題都是近期發生的兒童安全事故,值得家長們注意了!
地燈溫高能煮蛋 請遠離
近日,在武漢一商業街廣場上發生了一起悲?。阂梢驈V場上的不銹鋼燈罩漏電,3歲女孩觸電身亡。實際上,廣場上除了這種有燈罩的景觀燈,還有一種沒有燈罩的燈更加危險——地燈。
據調查發現,不少人對地燈的安全問題沒有過多的了解,只是因為地燈亮度很高,而禁止小孩靠近,防止燈光射傷眼睛。有人會說,誰會沒事去摸這個地燈?。啃【幐嬖V你,還真有!比如小孩子,就會因為好奇心,大人一不注意就摸上去了。這其實也是有先例的,2015年7月,溫州的孫女士帶著2歲的兒子因好奇伸手摸地燈,手掌瞬間竟然起了四、五個大水泡。
在之后的測量中發現這種地燈溫度足足有196.7℃,這么燙,不亞于烤爐。有人試驗將雞蛋攤在地燈上,一分鐘左右就能熟。這小小的地燈,居然存在這么大的安全隱患。在此也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夜間外出玩耍時,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以防被地燈燙傷。
噴泉不解暑 更有大危機
近氣溫飆升,行走的每一步好像都在體驗“室外桑拿”,而遍布各地公園廣場的噴泉在給人帶來美輪美奐的展示之時,卻成為了不少孩子的避暑游玩圣地。
幼兒園、小學孩子們放暑假,“噴泉”便成了孩子們夏日夜晚避暑的游玩兒圣地。晚飯過后,結束了白天一整日的高溫體驗,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穿上五彩的小雨衣、蹬上舒適的小涼鞋、向著噴泉出發。相信這是很多家庭每天的日常,孩子們在夢幻的噴泉中嬉戲打鬧,家長們在一旁等候話家常。或許家長認為這可以解放孩子的天性,但各位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音樂噴泉旁醒目的“禁止戲水”標志,看似和諧美好的音樂噴泉也是“暗藏殺機”,極有可能成為孩子的“隱形殺手”。
顯得有些形同虛設。但是有多少家長知道自以為可以釋放孩子天性的“夜晚噴泉娛樂”其實也是孩子的“隱形殺手”且處處“暗藏殺機”。
噴泉的危害:噴泉水不干凈,一般都是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里面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容易感染,誘發皮膚?。挥械木坝^噴泉線路設置不合理,或者是電線等老化,就有可能出現漏電情況。同時,漏電保護設施不完備,會導致觸電事故;“水柱”給人帶來的殺傷力不容忽視;噴泉廣場地面長時間被水浸泡,踩上去容易摔倒。
杭州西湖噴泉設備的工程師丁慧軍說,普通的廣場噴泉射兩三米,但是湖面,或者大型廣場噴泉,能射二三十米,就有很大的危險了。所以家長們帶孩子在景觀噴泉周圍玩耍的時候,要注意:留心查看噴泉周圍的警示標志;告訴孩子噴泉可能存在的致命風險,警告孩子不要私自到噴泉附近玩耍。
游樂設施也有安全隱患
暑假使孩子們解放天性,釋放壓力的時候,有機會盡情的嬉戲玩耍。但當孩子們沉浸在歡樂中,滿足好奇心的同時,背后也暗藏不少安全隱患。秋千、漫步機、扭腰器、蹺蹺板,這樣的健身器材很多公園和小區都有,孩子們也經常在上面玩耍。但是健身器材絕非玩具,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孩子安全。以下小編整理了幾項帶有危險性的游樂設施,小朋友玩耍此類設施的時候請各位家長注意。
隱患一:秋千
游樂場內秋千是小朋友們都喜歡玩的,玩時發生意外通常是因為秋千的鏈條(或繩索),比如寶寶不按常規蕩起落下,而是在原地繞著秋千鏈條轉圈圈,這樣很可能會被勒住脖子;同時也有被金屬鏈條夾傷手的事件發生。此外,當寶寶從正在蕩起的秋千旁走過時,可能會被撞倒而受傷。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防護,防止孩子被兒童游樂設施秋千碰傷。
應對之策:在孩子玩秋千之前,父母要先檢查秋千鏈條的銜接口是否牢固,鏈條的小孔徑好小于0.8厘米,以免孩子的小手卡進去造成傷害。小寶寶建議使用塑料或橡膠材質的馬鞍式秋千,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選擇木制和金屬秋千。教導孩子雙手要緊緊抓住秋千繩索,等秋千完全停下來后再下來;不要在秋千上站著或跪著,只能坐著;不能將秋千繩索纏在脖子上轉圈;也不能在秋千周圍停留。
隱患二:滑梯
滑梯具有多項功能,可以鍛煉孩子的攀爬能力等多種運動能力,幫助刺激前庭覺系統的發展,但其危險性不可忽視。比如,鋪在滑梯下方的緩沖地墊不合標準,孩子滑下來后因地面沖擊力太大而受傷;或者小朋友之間爭搶、推擠而從高處跌落等。
應對之策:在孩子滑滑梯之前,要先檢查緩沖地墊是否為彈性材質,并有足夠厚度;滑梯是否安裝牢固;扶手或是滑槽旁的護欄高度是否到孩子的腰部等。小寶寶只能玩高度在1.5米以下的、坡度較緩的小滑梯。教導孩子手扶欄桿,從臺階一步一步爬到滑梯頂部,不要從滑梯倒爬上去;并總是腳朝下滑,上半身保持豎直;滑前先看清底部是否有其他小朋友,滑下后要立即起身離開。當孩子在玩滑梯時,若是有拱門或護欄設計的密閉式滑梯,父母應站在滑道的底端;若是開放式滑梯,則應站在滑梯的兩側,以隨時預防孩子從兩旁摔落。
隱患三:蹺蹺板
蹺蹺板是需要兩個孩子合作完成的游戲,它的意外發生通常是因為坐在一端的孩子突然從蹺蹺板上跑開,而致使坐在另一端的孩子來不及反應,從上面翻落下來。
應對之策:給孩子選擇較低矮的蹺蹺板,玩之前要先確定有無零件缺失、銹蝕等問題。蹺蹺板的一端應只坐一個孩子,且兩個孩子的體重相當,面對面坐好,不要背對著背坐。叮囑孩子用兩手緊緊抓牢把手,不要試圖觸摸地面或放空;兩腳自然放在兩側,不要蜷縮在蹺蹺板的下方。如果有任何需要調整的,一定要先出聲告訴大人。當其他孩子在玩蹺蹺板時,要讓孩子保持距離,以免被撞倒。
小編總結:暑期安全不是新問題,但卻是暑期這個學生管理“真空期”的大問題。在外出玩耍時保證生命安全才是要素,學校、家長、社會都有責任為未成年人的暑期成長撐起一片藍天,保障學生暑期安全,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