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共享單車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隨處騎行、隨處停放這一令人感到頭痛的問題。不少地方采用直接扣押方式,期望把壓力傳導給企業,效果并不明顯,也有地方劃停車線,引導市民自覺規范停車,結果很多人還是選擇視而不見。有鑒于此,不少地方轉向曝光違法騎行人,尤其是一些地方交警部門和單車企業合力推出“禁騎令”,雖然有一定警示意義,但由于沒有明確的法理依據,依然受到質疑。可見,要找到一條合適于新業態、新模式的管理方式,既不傷害創新動力,又能解決伴生問題,不是一件容易事。
花式“共享”不可取 “電子圍欄”能帶來多少啟示
在為數不少的各地各類探索中,北京市推出的“電子圍欄”思路相對清晰,也具有較強操作性。該設想有兩類方式,一是通過北斗衛星導航參與定位,在用戶手機上提示該在哪里停車,對規范停車行為予以加分獎勵,對違規行為發送信息提醒;二是在已劃定的停車區投放藍牙裝置,以識別是否在停車區內,并將數據發送給單車企業,督促他們去完成調度工作。這兩類方式雖然有細微差別,但發力方向具有一致性,也體現了對過去一段時間管理經驗的總結,即違停違放的管理模式應是通盤考慮的結果,不能讓政府一手包攬,也不能單純指望全民高素質,更不可由著企業完全自發管理。一種成熟的綜合管理模式應該充分考慮三者的角色、位置和相應責任的權重,特別是突出政府的主導地位,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路、方式和方法。雖然該方案還在試行中,但鑒于成功率高、實操性強,大有可能會形成示范效應。
相比于后采用基于哪種技術的解決方案,相信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管理部門體現出的管理思路,即撇開“老辦法”、采用“新方案”,這一點在過去似乎并不多見。拿過去幾年的“網紅項目”來說,對互聯網金融、直播平臺、網約車等一干新事物,都采用了“發牌照”的傳統管制思路。坊間就頗有一些抱怨,稱要么管得太早,要么管得太死,管理者不懂新事物云云。但若對比支付寶、微信和共享單車的管理態度來看,這類看法也經不起反駁,典型就是微信,總理表態稱:“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制,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同樣的,支付寶將“無現金模式”推向*,也獲得管理部門的表態支持。相對而言,一些新事物沒有走到這一步,很多時候是自身模式有問題,如互聯網金融存在巨大風險,直播平臺泥沙俱下,網約車構成對出租車沖擊,像這類新事物也要求撇開“老辦法”,可能嗎?
新業態、新事物不必然意味著“新方案”,這是因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下,一些所謂的“風口”上也常有浮躁之虛火。還是以“共享”為例吧,看到共享單車火了,創業者去開發“共享電單車”,不被責令禁止才怪;前不久,投資圈流行起“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各類“花式共享”,結果只是一陣“龍卷風”;這兩天,互聯網又流行“共享床位”,沒有押金、沒有額外計費,不用登記*,掃描開門就能睡,結果馬上就被有關部門查封了,因為若將其視為“臨時酒店”,它起碼要符合相關要求和條件、履行必要的登記手續、接受管理部門的監管。像這樣的一些“花式共享”,傳統管制思路的介入并不令人意外。可見,即便同樣是新事物,也存在天壤之別,只有那些以社會責任為價值取向,經得起社會和市場雙重檢驗的新事物,才更有可能存續下去。依此來看,能讓政府創新出“電子圍欄”的管理思路,對共享單車來說也是一種深度認可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