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助手”將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新“同事”?“我們將會有更多的算法,幫助我們處理繁瑣的辦公室工作,包括稅務分析、圖像分析、數據對比、統計等等。”SAP公司的研究主管KaiGoerlich對Fastcompany網站說。
機器將會越來越依賴語音命令,而不是鼠標和鍵盤。這種新交互方式將節省時間,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當你坐到辦公桌前,機器人助手已經安排好了日程和任務。“你走到辦公室時,計算機系統已經工作了許多小時。它研究了公司的業務、你的角色、你的工作以及你當天需要做的事情。或許,它還會提供幾條有用的建議,引導你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未來學家NikolasBadminton說。
(圖片來自ITpro)
問題在于,當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人類是否會面臨失業的風險?對此,Accenture的技術官PaulDaugherty表示,技術將會創造新工作,而工人需要學習新技能。“我們把這些新工作歸類為訓練者、解釋者和維護者,”
訓練者是指那些培訓人工智能的人。他們向人工智能傳授公司理念,培養其正確的人格。解釋者和維護者指的是解釋人工智能原理,維護和改進人工智能系統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技術人員。比如,情感培訓者將幫助計算機更好地與人交流。
(圖片來自Wiredelta)
“我預測,5年后我們可能看到上述人員的大量短缺。我們如何改進人們使用機器的體驗?這是一項軟技能,而且,相比專業技術人員來說,掌握此類技能的人將會更加短缺。”
不過,雖然機器讓人類擺脫了繁瑣的工作,過分依賴機器或許不是好事。“它讓我們變得更加懶惰了,”Daugherty說,“它不僅解放了我的雙手,還解放了我的智力。我再也不需要記憶太多東西。如果系統故障,你就完蛋了,因為你不能對它做任何事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