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加速進入“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萬物互聯時代開啟。物聯網將進入萬物互聯發展新階段,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形成海量數據,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
物聯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正處于產業爆發前的戰略機遇期。據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或將達到1000億臺,新增傳感器部署速度或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個,到2025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產業規模從2009年的1700億元發展到了2015年的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5%。
物聯網即將進入爆發期,想要實現萬物互聯,智能化終端是基礎,而智能終端又是以微控制單元為核心的,因此微控制單元的載體——智能控制將會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橋頭堡,也就是先爆發的環節。我國智能控制器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會全面展開。
物聯網產業的爆發周期已經越發臨近,在這樣的背景下,哪個行業將會成為大的贏家?縱觀物聯網產業,無非是各種各樣的智能終端,接入物聯網系統,然后構建出一個宏大的萬物互聯的藍圖。想要實現萬物互聯,智能化終端是基礎,而智能終端又是以微控制單元為核心的,因此微控制單元的載體——智能控制器將會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橋頭堡,也就是先爆發的環節。
對于這一事實,投資者毋庸置疑,下游市場的需求已經加速。縱觀整個物聯網產業,眼下各類物聯網終端的數量加速增長,按照30%的年均復合增長速度來計算,預計到2022年智能物聯網終端的數量將會超過200億。
智能物聯網終端有兩大核心部件,其中一個是通信模塊,另一個則是基于MAC的智能控制器。而且在智能化的推動下,物聯網終端的智能化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就為智能控制器的工藝水平、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一趨勢,也將會推動智能控制器產業鏈上游的廠商開展軍備競賽,有實力的廠商則有望在這一波產品升級的浪潮中切入到中市場,那么未來企業的營收將會實現大幅增長。
在這種因素的推動下,我國智能控制器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會全面展開。但是對于廠商來說,想要把握這一波市場機遇,還要從細分業務方向入手。
例如智能控制器產業的需求方,已經從傳統電子電器產品往新一代客戶轉移,各種掃地機器人、燃氣控制、汽車、智慧醫療設備等。這也意味著智能控制器廠商需要開拓產品的應用場景、應用范圍,這樣才能實現大面積鋪貨。同時,也要在應用深度上做好研究,這樣才能根據下游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產品的改良,進而推動行業的加速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未來幾年內智能控制器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會保持在20%左右的復合增長率。
不過,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行業的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對于廠商來說,要把握專業化分工這樣的發展邏輯,從細分領域入手,提高產品的可操控性與適用性,才能迅速占領市場。
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也將會是一個重要趨勢。下一階段,同類之間的并購整合將會成為提升智能控制器全領域技術能力的開端,也是產業走向規模化經營,優化供應鏈體系、樹立技術壁壘的起點。
原標題 物聯網產業進入爆發期 智能終端行業將成為大贏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