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從市交通委獲悉,受到學校新學年開學、中秋節和國慶節兩節重疊、探親訪友聚會旅游出行增加、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等因素影響,9月將是全年交通擁堵集中時期,交通擁堵形勢較為嚴峻,如遇下雨惡劣天氣,可能出現嚴重擁堵現象。
在北京經常出差的人一定感受過機場高速的擁堵,有些時候明明時間還來得急,卻生生地讓機場高速堵的趕不上時間。
近日,二環路雍和宮橋東內環方向和東直門橋南外環方向,上機場高速的必經之路上,加裝了兩塊醒目的顯示屏,實時告知司機們途經四元橋、五元橋、溫榆橋和抵達航站樓所需的時間。如此一來,司機開車送站,發現堵車嚴重,就可以讓乘客從三元橋該乘機場快軌,或者經由機場二高速繞行。
也許你會說,我有導航。但是我相信很少有沒被導航坑過的。
而這兩塊顯示屏,是把各處檢測設備收集到交通流以及各導航公司所掌握的數據統一繼承并分析,根據前方各路段的實時交通擁堵情況判斷車輛正常行駛時所需要的時間,理論上說,更加。這就是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力量。
不僅是道路交通,城市交通里有大量的交通數據,停車場、地鐵和公交車上都有很多攝像頭數據,公交地鐵的一卡通數據,出租車打車數據,地圖導航數據,停車場信息數據等。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數據,但大多都處于沉睡狀態。如果把地鐵內的擁堵信息實時發布給即將乘坐地鐵的人,很多人的交通行為將會改變。
近年來,各城市的公共交通運營管理機構(包括公交公司、地鐵運營公司等運營管理機構,以下同)正在努力以城市全局公交交通統籌規劃、優化線網建設、提升管控力、提升服務滿意度為發展的核心目標,致力于更好地發展與管理城市公交,實現其社會效益優化,并大限度地提高公交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公共交通運行效率的大背景下,大數據能做的事情,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
可以說,大數據是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交通作為人類行為的重要組成和重要條件之一,對于大數據的感知也是急迫的。智能交通的發展以“保障安全、提率、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為目標已經受到各國的重視,我國的智能交通也實現了快速發展,許多技術手段都達到了水平。
盡管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了數字化,但是數字化和數據化還根本不是一回事,只是局部的提高了采集、存儲和應用的效率,本質上并沒有太大的改變。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必然帶來破解難題的重大機遇。大數據必然要求我們改變小數據條件下一味的計算,而是更好的面對混雜,把握宏觀態勢。大數據必然要求我們不再熱衷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使得處理海量非結構化數據成為可能,也必然促使我們努力把一切事物數據化,終實現管理的便捷。
原標題 北京交通用上了高科技 預測出行時間不慌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