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擁堵、行人跨欄穿馬路、車輛亂停亂放、占道行駛、超速行駛……這些交通亂象成為影響城市文明的“頑疾”,也成了市民熱議的話題。
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更好的解決交通擁堵成為各大城市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智慧風潮和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北京、上海、廣東、南京等省市紛紛加入“
智慧城市” 建設的賽跑,截止目*%的副省級以上城市、57.2%的地級市已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智能生活的終目的地,智慧城市已悄然發生了改變。
海信智慧城市
作為全國大數據產業的中心城市之一,貴陽,通過海信的“慧眼“系統,為這座城市的交通系統披上了智能的外衣。
近日,新浪科技受邀參觀了海信網絡科技貴陽子公司和貴陽交通管理局,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座被智能改變的城市。
海信如何為城市打造一雙慧眼?
近幾年,除了人們所熟悉的海信電視等家電產品外,海信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如城市
智能交通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居國內市場位、寬帶接入網光模塊市場占有率連續六年居市場、商業POS機市場占有率連續十二年居中國等等。
對城市交通管理而言,面對每天動輒百萬、千萬的過車數據,對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處理之后,還需要直觀呈現結果。
在今年的貴陽數博會期間,海信網絡科技又一款黑科技產品---“海信慧眼”在貴陽正式投入使用。該款產品可以把龐大復雜的交通數據及分析結果,簡單直觀地呈現在交警面前,幫助交警快速準確地做出科學決策,讓交通管理變得更加智能。
目前市場上許多可視化產品,頁面很美但指標往往滿足不了客戶實際需求,或是分析內容很多,但重點不突出、實時性差,呈現效果離客戶要求存在差距,給交警進行實時交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而海信慧眼系統,可以把在途車輛分析、車輛違法分析、道路擁堵分析、實時路況分析、外地車分析、交通設備點位分析、路口流量分析等數據,實時可視化呈現在交警面前,只需要一個大屏幕,就可以同時看到所有上述數據。
此外,在貴陽,海信協助下的BRT、地鐵項目相繼建成運營,市民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選項。BRT的運行,需要后臺智能調度系統的配合,通過海信公交BRT智能調度管理系統,綜合分析當前客流量變化和歷史數據,及時合理配車排班,同時車輛的位置、到站時間等都可以準確顯示在車站內的電子屏上,方便市民查看。
經常坐公交的人可能注意到了,現在很多地圖/公交App里,都有公交車/地鐵的到站提示了,而且路線在逐步擴充,這樣你就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出行時間,其實這些還算不上智能公交。
通過現場工作人員的演示才能真正感受到智能公交到底有多智能。城市按照網格劃分之后,可以清晰看出每個區域有多少車輛,如果某個區域的車輛過多,一方面是擁擠,另一方面也存在危險性。更令人興奮的是,通過車內預裝的
攝像頭,甚至可以判斷擁擠程度,再推送給乘客,以后大家坐車就能選人少舒服的車次。
海信慧眼系統在貴陽的應用之所以會把在途車輛分析、車輛違法分析、道路擁堵分析、實時路況分析等設置為可視化指標,完全是從貴陽交警的實際需求出發。
其實貴陽交管局對于開發這樣一個系統其實早有需求,在海信之前,也有公司歷時很長的時間進行開發,但是無果。而海信網絡科技貴陽子公司在接到客戶需求之后,歷時15天,終于研發出了令客戶滿意、符合貴陽交警實際需求的海信慧眼系統。
經過數博會實際驗證,海信慧眼系統在貴陽所呈現的各項數據分析、預測結果,與實際情況基本一致,數據分析結果準確可靠。
交警的黑科技 優雅的解決一場擁堵
大城市難免有一些路口會集中擁堵,想必這是大家都經歷過的事情。以前,交警獲取交通擁堵信息的來源有兩種:視頻監控和車主報警,以人工為主,整體效率較慢,缺乏即時性。
現在通過 智能交通管控 平臺,交警通過道路實時路況顯示可以時間發現擁堵路口,隨即將擁堵信息上報指揮調度 系統和信號系統,后進行處理。通過這一平臺,突發擁堵發現時間由20分鐘縮減到5分鐘,警情響應時間縮短75%。
在城市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中,視頻監控是重要的依據和手段。以往,為了查詢嫌疑車輛和特定人物信息,往往需要在大量的視頻文件中一幀一幀的尋找,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遺漏。
目前,貴陽的高清視頻監控是全國規模大、功能先進的監控系統,可以通過這套系統輕松的抓捕套牌車甚至抓捕*。
這套系統大優勢就是幫助公安民警在海量的視頻數據中,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比如,如果民警知道**是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那么只要把“40歲”、“中年”、“男”這幾個特征輸入系統,該技術就會把符合特征的視頻片段全都檢索出來,極大的提率和準確率。
它甚至會記錄你闖紅燈的記錄,也許有一天當你接到交警通知你闖紅燈的電話時,也不要過于驚訝。
海信 智能交通系統和平安城市系統 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貴陽的交通和治安狀況。以下一組數據能說明問題。
在海信智能交通系統入駐貴陽之前,四面環山、土地資源緊張的貴陽老城區,路網密度偏低讓堵車已經變成了家常便飯,海信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后,貴陽主干道停車次數下降了35%,排隊時間縮短了27%,而10000多個攝像頭組成的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建成后一年里就為警方提供破案線索6697條,共幫助破獲案件2554起,處理交通違法410萬條。
海信的責任感向國外巨頭看齊
如今,家電、科技“兩條腿”走路的海信,已經構筑起足以抵御市場環境變化的經濟體系,完成了“民用消費和基礎投資”兩大產業的均衡布局,成功地避開了市場對中小企業的顛覆式沖擊。
在海信網絡科技的智能交通系統成名之前,國內智能交通市場還都被西門子、美國泰科(Tyco)等巨頭把持,一臺信號機售價十幾萬元。然而,因為中國道路交通人車和非機動車混和的交通流、電網的不穩定,都讓這些進口產品“水土不服”。
反觀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已經默默耕耘了 19 年,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海信智能交通“聲名顯赫”的例子,恐怕就要屬2008北京奧運了。
2005年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系統開始招標,因為了解國外品牌產品的弱點,北京提出了自己的技術測試標準,海信也參與了投標,終在軟硬件質量和穩定性上、軟件的支撐上、算法的適應性上都比國外技術好。2008年至今,海信交通信號機投入使用已經9年了,年故障率僅3.6%,優于國外品牌5%的標準。
如今北京奧運村區域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安定路、朝陽路的快速公交系統,都是海信網絡科技那時搭建的。從那以后,2009年濟南的全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2011年烏魯木齊中國-亞歐博覽會和貴陽少數民族運動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幾乎所有大型活動的承辦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統,海信都參與搭建。
海信針對中國的道路交通特點了“交通強度”算法。這一技術上的獨辟蹊徑,成就了海信智能交通系統的獨特競爭優勢。
目前海信智能交通核心產品交通運輸已占據29%的市場份額,在快速公交智能系統的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70%以上,交通信號控制器合計出貨量連續4年累計。在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熱炒的“大數據”概念還集中在老舊的“數據挖掘”上時,海信已經真正利用“大數據”即時處理,向的科技巨頭看齊。
原標題 海信:如何用人工智能為城市打造一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