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哪座城市更能給人安全感?中國社科院給出答案,不是人們蜂擁而至的“北上廣”,而是哈爾濱、天津、青島。9月11日,由中國社科院城市所等部門共同發布的《公共安全藍皮書:中國城市公共安全發展報告(2016-2017)》指出,2016年公共安全綜合指數前三城市是哈爾濱市、青島、天津,北京居第四。
公共安全綜合指數靠譜嗎?評價標準又為何?《中國城市公共安全發展報告(2016~2017)》采集35個城市數據,并將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劃分為社會安全、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四大領域,分別展開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那么,為什么哈爾濱、青島和天津城市安全指數能超過北京?其實,影響指數的因素有很多,為此我們不妨以平安城市建設的角度進行一番深度探究,以期能夠以小見大,從平安城市建設窺見城市安全治理。
中國35城市公共安全綜合指數 來源:21世界經濟報道
哈爾濱:安全指數74.6 天網工程是重要“推手”
在哈爾濱平安城市建設中,天網工程是重要“推手”。還記得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嗎?劇中有這么一個橋段,公安機關通過調取“天網”的監控錄像查出**丁義珍的行蹤軌跡。現實生活中,哈爾濱早在2014年就開始全面打造城市天網,推進“平安哈爾濱”建設。2016年《哈爾濱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十三五”規劃實施重點工作措施》也指出要“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全市一類視頻監控點建設實現全覆蓋,二類視頻監控點建設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村覆蓋率達到70%以上,公路車輛智能檢測卡口全部達標。”地方政府的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天網工程建設。
天網工程切實提高哈爾濱技防實施覆蓋率和聯網率,增強預防和打擊*整體效果。于此同時,借助天網工程,進一步促進哈爾濱全面構筑社會面、城鄉社區、單位和行業場所、視頻技術及虛擬社會防控“五大網絡”,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增強公眾安全感。
青島:安全指數73.21 黑科技刷出高分
在2017年上半年,青島“黑科技”就頻頻刷新中國安防展覽網新聞首頁。先是高考期間,用上人臉識別和電子監考系統,讓人看到了安防在高考的創新升級。隨后,青島開始對紅綠燈“動手術”,讓智能信號燈根據車流狀況決定亮紅燈還是亮綠燈。
智能交通領域的創新使用下,讓青島交通擁堵情況大幅緩解。《人臉識別設備現身青島啤酒節,25人落網》一文更是讓我們體會到人臉識別技術的威力。科學、先進的技防手段讓青島在平安城市建設中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黑科技的運用讓青島平安城市建設從傳統的被動防御、事后檢索向主動判斷、實時報警甚至提前預判發展。在人工智能時代,青島以技術創新為引擎,邁開了新“平安城市”建設的步伐。
天津:安全指數72.76 科技打造安全全運會
全運會的成功舉辦,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天津平安城市的威力。羅馬并非一日建成,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天津近幾年在平安城市建設上花大力氣的結果。2016年天津市工信委組織編制的《天津市
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就明確提出:打造全域覆蓋可管可控的安全城市。建設安全監控“一張網”,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覆蓋率、聯網率達到100%,重大危險源在線監管覆蓋率達到100%,加快形成與寬帶網絡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確保基礎網絡、核心技術、關鍵硬件及重要領域信息系統整體安全可控。
通過全運會,我們可以一窺天津平安城市建設腳步。2017年全運會上車載、人員單兵系統助力遠程調度指揮;交通要道視頻實時監控,有效指揮保障交通秩序;人員密度攝像機及時預警,避免踩踏事件發生;布控球、哨位一體機、執法記錄儀的靈活布控;海康神捕、微卡口、鷹眼系統等,高空、地面大場景覆蓋和細節把控。智能安防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助力全運會盛會的同時,也讓天津平安城市建設開啟了新篇章,向數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系統化方向發展。
結語:在通過對哈爾濱、青島和天津這三座城市安防建設的盤點,終于明白為何它們可以超越北上廣了,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平安城市建設是一個綜合項目,不僅要考慮到促進人防、物防和技防結合,還要完善城市交通建設,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更要依托智慧城市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公共安全”的技術體系。
(本文據天津日報、消費日報、中國日報、 中國新聞網、央廣網、21世界經濟報道信息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