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如果從自然界生態學講 ,封閉的生態系統會到導致封閉、物種進化慢、生存能力脆弱等問題,而開放的生態系統則是充滿活力,具有開放的生存空間,物種之間共生共榮的優勢。自然如此,商業亦是如此。在我們的商業環境中,如果缺乏開放的生態理念,封閉或許能取得一時之輝煌,但遲早也會落得滅亡的下場。
如今,安防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已經成為當下行業變革的驅動力,視頻監控廠商正在尋找并借助新ICT技術重構用戶體驗和產品服務,進而實現自身的轉型及創新。傳統的安防廠商也意識到了,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供應商,而且是可以進行深度合作,改變行業格局的伙伴。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提出的視頻生態圈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華為基調:利益與蛋糕共享
在華為眼中,未來的ICT必然是開放及多樣、共贏的生態圈,每個企業無論大小,只要有自身的獨特價值和貢獻,便可以獲得互生、共生、再生的利益,催生出群英薈萃的行業同盟時代,而這樣的愿景,在華為公司剛剛結束的聯接大會上,表現得:
“做大蛋糕比做大份額更重要” “管理合作比管理競爭更重要” “利益分享既是驅動力也是結果”
如果以簡單的言語去解讀這些理念,那便是華為愿意分享部分利益與蛋糕,讓整個產業及華為獲得長期的成功。而往深層次聯系,這也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加速,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成為必然性,未來只有具備生態優勢的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產業才能更良性化發展下去的前瞻性部署。
生態背景:視頻監控發展的內需
如果是老安防從業人員必然有這樣的感覺,當前安防系統已經與傳統的安防系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傳統的安防行業中,一個企業便能完成行業端到端的垂直系統,讓客戶體驗到完整的服務。但在面臨數據共享、深度智能面前,這些系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正因為此,視頻監控行業當前正從垂直應用向水平分層演進,奠定著視頻監控云化和智能時代的基礎。而催生這種變化的三大驅動力,正塑造著行業發展的新格局:
一是宏觀政策上的要求,2015年九部委聯文發表的大聯網政策,強調了聯網共享的新主張,而應用需要智能化的要求也揭開了智能安防的序幕。同時政策中也定義應用需要拓展業務的邊界,從公安與治安的應用向交通應用、服務民生、生態建設演進拓展。在面對如此繁多的行業客戶服務要求下,當前的市場并不存在能單獨便能完成所有端到端服務的廠商。以華為為例,雖然其在通信能力上有雄厚的實力,可以完成上千萬路攝像機的大聯網平臺,但是具體到行業生態的應用上,遠遠沒有其合作伙伴對客戶需求了解的深;
二是標準制定的意義,今年公安部發布了基于視頻分析及共享的新標準,除了可以規范化視頻行業的標準格式之外,也吸引了以華為、海康、大華、宇視等主流廠商的參與,這意味著行業的代表性企業都人體視頻的共享及互通的趨勢,智能分析標準的出臺,也為未來的生態圈奠定了基礎;
三是技術發展的趨勢,云計算及大數據是基于人工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實現的基礎,而兩者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逐步成熟,客戶對其提出更專業化及個性化的需求。如云計算,客戶希望白天系統可以將技術資源集中于實戰應用、布防及智能分析,晚上則希望技術資源專注于訓練,去孵化更好的算法,而不再僅僅集中于某一領域,這對于廠商而言,困難程度也提高了。再如大數據,原本單一垂直的安防系統,如果將數據互聯,除了能滿足客戶的應用需求外,也能為更多算法及應用企業針對應用孵化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正因為此,技術為生態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著,新的視頻監控行業正在孕育,除了技術的引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視頻監控的內在發展需求在召喚新的視頻生態圈的形成。
愿景:重新定義視頻監控
從以上的分析中不難看出,未來基于水平分層的生態將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資源平臺化,促進各方能力共享,二是數據平臺化,促進各方數據共享,三是應用創新化,真正拓展各自業務的邊界。
為了打造長遠發展的生態圈,確保合作伙伴可以獲取成功,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的華為,需要通過生態圈的聯盟促進行業的持續進步,未來必然會在構建開放的生態圈中做足三方面的準備:產業聯盟產業方向,共同做大產業(基于華為平臺提供ICT能力)、完善開源社區及平臺(打造創新平臺孵化新方案)、成立商業上的戰略聯盟(共享商業平臺促進商務成功)。
據悉除此之外,華為以全新的創新的模式布局OpenLab(開放實驗室),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中,實驗室往往負責預演,然后產品線進行開發,后交付給客戶,創意往往與客戶的實際需求存在脫節,而這次華為將實驗室移到市場的前端,充分貼近市場,收集客戶的需求,當前這樣的實驗室有12間,預計到2019年將成長至20家,讓生態圈的合作伙伴均受益。
選擇視頻監控行業發力,正是華為看到了每個行業數字化的關鍵在于視頻的能力,而同時華為占據視頻監控行業芯片的地位,借助在智能分析、語音技術的積累,華為在視頻領域有得天得厚的優勢。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自身的認知,華為確信憑借聯網、云化、智能的三箭齊發,必定能重新定義視頻監控。而這一切開始的時候,做為從業者,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