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如果!這筆交易成功的話!不僅是半導體歷*的收購案!也將是科技界有史以來大規模的一次并購活動!
據外媒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報道,半導體行業巨頭博通有限(Broadcom)擬議提出主動收購要約,斥資超過1000億美元收購移動通訊和芯片巨頭高通。
博通的計劃是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按照每股70美元的價格,斥資1003億美元收購高通。
在行業內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持懷疑態度,甚至有人認為是炒作?野村證券的分析師羅密特·沙阿:“在我們看來,博通給出的每股70美元的收購價格是不夠的。”
高通回應已收到博通發出的主動收購提議,公司董事會將咨詢財務和法律顧問,評估收購提議,找到符合股東大利益的應對措施。
從回應的口風不難看出,高通并沒有如此前外界猜測的那般明確拒絕。雖說1000億美元已經是天價了,但巨頭高通來說,還是有些趁火打劫的低估意味。
為何說是趁火打劫?
高通可能遭遇水逆了!而這一切皆因授權模式涉嫌壟斷。
2015年 高通被中國監管部門處以10億美元罰金。
2017年 高通被中國臺灣和韓國監管部門接連開出7.73億美元和9.12億美元罰單。
2017年初 蘋果起訴高通涉嫌壟斷,要求高通返還10億美元授權費,更拒絕支付原本每年20億美元的費用。
在2012年 - 2015年間,高通的市值一度達到1300億美元的高點,但因高通的授權模式屢遭打擊,高通的股價從去年年底的70美元左右一路下滑到跌破50美元,市值蒸發了接近三成,只有700多億美元。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高通近況堪憂,但博通以每股70美元的報價,還是難以打動高通,不過博通的野心不容小覷。
野心勃勃的博通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此博通非彼博通。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這就可以追溯到1961年了,它還是惠普旗下的半導體業務
1999年 惠普將它拆分為安捷倫公司
2005年 安捷倫又將旗下半導體事業部改名安華高,以26.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私募基金KKR
2009年 KKR將安華高打包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3年 安華高66億美元收購LSI
2015年 安華高宣布斥資370億美元收購了博通。
2016年 年底收購完成之后,更名為博通有限,同年以259億美元收購博科
在完成連續并購之后,博通有限成為第五大半導體公司,僅次于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和高通。而這一次,博通有限將眼光瞄向了高通。
如果此次收購成功,雙通將合并出“巨無霸”,躍居成為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那也就是說,雙通將在諸多領域都成為行業主導者,包括了基帶、wifi、功放、觸控、無線充電、FBAR濾波器芯片等等。
蘋果和三星等是不愿意看到這樣局面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重要芯片業務將幾乎被雙通公司壟斷。
誘惑與挑戰并存
收購消息一經報道,高通股價一度上漲19%,市值達到約912億美元;博通股價一度上漲5.5%,市值達到約1120億美元。這說明,資本市場對兩家的合并還是很看好的。且雙通還能在業務上進行互補。
在前幾天,美國眾議院共和黨公布了稅改議案后,在記者會上宣布Broadcom將把總部從新加坡遷回美國。
博通CEO陳福陽 Hock Tan
Hock Tan此舉是在努力為博通爭取有利的監管和減稅環境,已經開始慢慢鋪墊了。
博通成為美國公司后,收購美國公司無須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嚴格審核。但要收購高通這樣的巨頭,還是需要經過諸多監管部門的層層調查。
此外,據中國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介紹,與中國很多家族式企業不同,在美國的投資人看來,企業就好比是頭“豬”,就是要在合適的時候賣出好的價錢。所以,高通對此次收購的態度十分關鍵,且高通對車聯網芯片公司NXP恩智浦半導體的收購交易還未完成,所以博通在此之前是無法對高通進行收購的。
交易雖美,但挑戰也大!想要一口吞下高通,是否會有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