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被譽為“中國雪鄉”的黑龍江省大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雙峰林場,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一個傳統林區。1999年,因林木資源減少,提出圍繞“雪大、雪厚”發展以“中國雪鄉”為核心的森林旅游業。
“雪鄉”之美很快被一群攝影愛好者發現并傳播出去。2008年后,雪鄉游客開始大幅增加。據統計,2016年雪鄉實現旅游產值2.3億多元,直接帶動當地餐飲收入3032萬元、住宿收入3498萬元、山貨等購物收入5598萬元,帶動區域旅游相關產業收入5億元。
2018年剛開年,一則關于黑龍江雪鄉“坑”游客的帖子就在網上熱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段時間,“雪鄉宰客”事件再次受到關注......“雪鄉一年只營業三個月,所以叫‘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誰是羊?大家都是羊。”近日曝光的一段視頻里,一名導游為了兜售1680元的游樂項目,對游客如是說。
目前,國家旅游局已責成黑龍江省旅游委調查核實,涉事導游、旅行社已被初步查明,或將面臨嚴肅處罰。有專家提出,還可以加大懲罰性賠償的力度,提高游客維權的積極性。如果懲罰傷不到黑心商家的筋骨,罰的還沒他賺的多,恐怕就治不住。
然而,在筆者看來,這種“發現即罰款”的行為不僅治標不治本,如果不能從一開始杜絕這種行為的話,無異于飲鴆止渴。
應對這種現象,或許還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
智慧旅游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互聯網+安防”的場景無處不在,停車行業有“智慧停車”、餐飲業有“透明廚房”、醫院有“智慧醫療”......旅游行業自然也少不了“智慧旅游”的發展。
智慧旅游,也被稱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借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發布,讓人們能夠及時了解這些信息,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游計劃,從而達到對各類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雪鄉宰客”之類的事件接連發生,恰恰暴露了我國旅游業的一個問題: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管理能力、服務水平、經營管理體制、市場主體等,與旅游業“井噴式”增長的態勢和要求還不適應。
因此,智慧旅游的概念應運而生,對于改進旅游服務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以融合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游客互動體驗為中心,以一體化的行業信息管理為保障,以激勵產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特色。
安防在智慧旅游領域的具體應用
1.旅游安全體系建設
旅游安全體系是保障安全旅游的前提,重點對旅游基礎設施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等開展專項檢查,讓游客在貴州游得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2.旅游環境整治
通過旅游安全環境整治,嚴厲打擊擅自抬高旅游產品、旅游服務價格等行為。督促旅游企業規范服務流程,誠信守法經營,提高供給水平,千方百計滿足游客需求。完善聯合執法、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及時有效處理游客投訴,切實保障游客合法權益。
3.應急值守
建好用好智慧旅游云,分析預測假日期間旅游市場趨勢,及時發布動態信息。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上報、協調解決突發事件和重大問題。
4.借助大數據可實現熱點監控
通過實時監控景區一天內的游客總量和瞬時客流量,可以幫助旅游局和景區管理人員全面把控客流量,為客流控制、景區游客分流提供依據。通過分析游客來源地,能夠更加地進行客源地營銷,解決旅游行業客戶在景區或旅游項目宣傳時重點宣傳目標省市的選擇問題,使資源投入更集中,達到小投入大收益的目的。
借助大數據分析游客交通方式。通過收集和分析外地游客的數據,不僅能夠了解游客的來源分布,還能分析出不同區域的游客選擇出行的交通方式,可以為景區精細化營銷、旅游部門的管理決策提供支撐。
借助大數據分析游客逗留時長。分析游客在地市的逗留天數以及在景區的逗留時長,可幫助旅游管理部門和景區管理人員進一步提高景區的吸引力和黏附力。
解決傳統旅游痛點
傳統旅游痛點多,用戶大多苦不堪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旅游定位自由行,依托大數據技術和內容支持,深挖自由行用戶“信息搜尋渠道繁雜、行程制定耗時長”的痛點,對接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深度滿足用戶所需。
想杜絕“雪鄉宰客”現象,不能一味地埋怨相關管理部門,或許還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
原標題 “雪鄉宰客”事件頻發生,旅游如何才不被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