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按照現代化園區規劃建設的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是銅仁市依靠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也是迪威迅在新型園區領域布局的的一次有益嘗試。
一、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產城一體新園區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總投資約4億元,占地面積600畝,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主要為現代化智慧工廠,并配套相應的辦公樓及會議會展中心等輔助設施。
銅仁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
該項目以碧江經開區主導產業“一心三品”(物流中心、食品、藥品、用品)中的“用品”為主要發展方向,積極培育和發展電子信息、輕工制造、中小科技創新等產業,項目建成后可以容納上百家企業入駐,年創稅5億元,并將解決就業20000人。
碧江智慧產業孵化園區以信息技術、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為支撐,實現產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產城一體化,利用其交通便利優勢,延伸園區發展軌跡,打造便捷之城、生活之城,實現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畫中的宜居宜業環境。
二、“物聯網+云服務”的頂層設計
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是該區圍繞構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重點打造的“園中園”項目。因遠離市區,為彌補市場地域劣勢,本項目迪威迅使用了“物聯網+云服務”的頂層設計思維,輔以大數據思維模式,從更高的公共數據應用、異構網絡的共享、多重數據的融合的層面出發制定了本方案的設計理念,從資源、門戶和業務三個方面提供服務,加快推進智慧園區建設。
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技術架構
借助新一代的云計算、大數據、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運用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手段,對構成園區空間和園區功能載體的各類資源和設施等進行集聚、重組和營運。
通過監測、分析、整合以及智慧響應的方式,理順運營數據、系統、流程的關系,大限度地盤活園區資源,促進園區資源配置的容量和效益的大化和優化,實現園區建設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使園區成為一個具有較好協同能力和調控能力的有機整體。
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監控中心
迪威迅為了突出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的經濟、社會、人居復合功能,推動布局組團化、功能現代化、產業化。強化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產業支撐,把城市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項目實施有序推進
2013年9月,由深圳市迪威迅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貴州碧江經濟開發區共同合作的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推動貴州省經濟發展的大平臺和邁出步,將有力推動工業園區從城市發展引擎轉變為區域發展引擎,打造出真正符合貴州自身發展的現代化智慧產業園區。
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環境
2016年3月,項目已完成300畝范圍內場平工程及13棟標準化廠房約20萬平方米的主體工程,建成智慧監控、智能停車、巡更管理、公共廣播、雨水收集、智能路燈照明、樓宇智能化管理、農業大數據中心、武陵山物流大數據中心等智慧化模塊,并形成統一管控平臺。
貴州碧江經濟開發區“智慧產業園”建設期2年,現已進入正常運營階段。項目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建設、市場運營”的方式,終促進武陵山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四、智慧園區驅動經濟轉型的樣板
1、“四大系統”支撐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針對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集智慧產業園、食品產業園、農業大數據中心、物流大數據中心、智慧云農商綜合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市場職能,迪威迅提出“一心多點”的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完善服務體系網絡的模式,塑造園區功能版塊的多元交融。
同時園區內的資源還可以對接碧江區政府推動建設的智慧城市資源,形成“一張網”、“一張圖”、“ 一片云”、“ 一套庫”,四個統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整個園區基礎設施的集約化、系統化和承載能力。
2、建立完善的產業服務鏈,保障園區運行
以產業鏈導向,各種生產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穩定的主導產業和具有上、中、下游結構特征的產業鏈,具有較好的產業支撐與配套條件。針對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區以農產品、食品、藥品、用品為主要的聚集地的實際情況,主要考慮園區的倉儲、冷凍、保鮮、物流等等環節的智能化和大數據需求進行整體規劃。
同時為園區的信息化支撐提出專業設計,包括公眾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及IT基礎設施智能化,電商和智慧金融規劃,創新體驗展廳和園區運營中心規劃,保障園區的高速、智能運行。
3、成為國內智慧園區驅動經濟轉型的樣板
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核心的前沿技術應用,不僅提升園區吸引力,而且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給予了銅仁碧江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順應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趨勢,這是傳統產業園區所不具有的。
目前,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依托、興辦村級實體,正吸引“雁歸”。作為碧江區4大“雁歸工程”基地之一,未來可承載“雁歸人員”創業就業1000余人。依托園區內的百麗鞋業、金瑞錳業、萬豐、中核笑哈哈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商貿物流市場,打造“雁歸”就業創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