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隨著機動車輛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交通開始凸現潮汐現象——早晨進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而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為暢通城市道路交通,緩解潮汐式擁堵問題,各地開始向智能交通系統要“藥方”。其中,“綠波帶”就是一劑良方。
緩解“潮汐式”擁堵 綠波帶用過都說好!
在早晚高峰時候,紅綠燈路口極易發生擁堵甚至整個路口被堵得水泄不通的情況。單個路口的擁堵如何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其連鎖反應很有可能造成整個區域交通癱瘓。為此,各地開始使用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對紅、綠燈的通、禁行工作時間進行智能調控,實現信號燈配時智能化控制。
“綠波帶”就是利用智能信號燈控系統,來給道路擁堵問題開良方。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地下線圈等感應路段車流量,然后自動對該路段上的若干信號燈進行協調,使車流按限定時速行駛,以達到車流有序通行,提高通過效率的效果。比如說,A路段至B路段,車速控制在50km/h,車程約為1分鐘。當A路段綠燈亮起時,車輛起步,此時B路段處于紅燈狀態。1分鐘后,車輛到達B路段,信號燈正好轉為綠燈。從駕駛員的角度看,綠燈就像波浪一樣向前推行,所以被形象地稱為“綠波帶”。
在“綠波帶”背后,四大要素發揮大作用:一是準確、實時、全面反映道路交通狀態的智能感知系統;二是成熟的控制系統;三是與之相符的信號評價體系;四是專業的信號運維服務隊伍。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否則,獨立難支,難以發揮作用。
“一路綠燈”的效果如何?2017年10月深圳交警經過3個月排查調優發現,深圳市568個綠波帶路段約452公里道路平均車速提升25%以上,237個路口行人過街等待時間平均降低10%,道路交通擁堵指數由去年同期1.55下降到1.4,下降率9.7%,交通運行環境改善較明顯。無*偶。北京交通部門對“綠波帶”的主干道進行跟蹤監測發現,北辰西路全時段綠波暢通道路,其他道路和區域綠波也多按時段發揮功效。車輛平均行駛速度均提高了15%以上,平均通過時間減少16%。
結語:由于道路資源的稀缺性,道路建設速度不可能趕上城市汽車化發展速度。因此交通擁堵治理,除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等常規舉措之外,還需要有綠波帶等精細化手段。綠波帶讓傳統信號燈進化為“城市醫生”,為城市“毛細血管”疏堵,提升社會的整體出行效率。未來,采用信號控制與車聯網進行整合是大勢所趨,利用“大數據”進行信號優化等是安防行業需要努力和關注的方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