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去政務大廳辦事,在酒店辦入住,去車站買票時,突然發現*忘帶……這些需要證明“我是我”的煩心事,以后不用再發愁了。以后碰到這樣的情況,也許你會淡定很多。因為,“電子*”出現了!
4月17日,由公安部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電子*——“居民*網上功能憑證”(簡稱“網證”)亮相支付寶,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個城市的多個場景試點。
什么是“網證”?
“網證”即電子版*,是基于居民*、采用活體人臉識別技術的可信身份認證,為公安部與各地公安機關合作聯合推出的*網上應用憑證。是將公民個人身份,通過人臉識別的生物技術手段比對后,在手機應用上生成的電子證件。
無論是去年底廣州的“微信*”,或此前武漢推出的“電子證照卡包”、南寧發布的“電子*”,還是剛上線的支付寶電子*,都屬于“網證”的范疇。
“網證”有什么用?
“網證”基于互聯網的互信互認,將實現線上線下身份認證統一,有助于解決三個線上難題:“我就是我”、“我在辦”、“我還活著”。
目前,“網證”可用于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眾多要求實名制的應用場景。
哪里能用到電子*?
目前,支付寶電子*在政務辦事、酒店入住和買車票這三個老百姓常會碰到的生活場景同時進行試點。具體的試點范圍為:衢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自助機、福州客運北站自助售票機、杭州某智慧酒店。
而廣州居民使用的“網證”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兩種版本的*“網證”應用場景有所不同。“輕量版”適用于一些僅需簡單證明“我就是我”的場景,比方說網吧實名制登記等;“升級版”則適用于一些需要嚴格規范認證的場景,比如工商注冊登記等。未來,“網證”有望逐步推廣到全國更多地方、更多領域。
有了“網證”后,再也用不到實體*了嗎?
“網證”不能替代實體*,但基于易保管、易攜帶、多重密碼保障等特點,“網證”的使用非常安全,其實能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住酒店、坐高鐵、坐飛機、買票、銀行開卡……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網證”有可能取代*復印件。
如果手機丟了怎么辦?
“網證”安全嗎,手機丟了怎么辦,會被盜用嗎?對于這些用戶關心的問題,警方和支付寶都做出解答。
警方表示,傳統的*一旦丟失,就存在被不法分子冒用的風險。“網證”為此專門設置了自動刪除功能。一旦用戶手機丟失,用戶只需在其他任一手機上登陸微信,原手機微信上的“網證”就會自動刪除。用戶還可以去可信*受理點重新“刷證”,用二代*芯片再辦一個新“網證”,舊“網證”自動作廢。
支付寶則表示,即便手機丟失,“網證”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使用“網證”時,用戶需要先通過指紋或者刷臉驗證,證明是本人后才能進入到網證頁面,在打開二維碼時,還要再次刷臉驗證。即使手機丟了,別人要想用你的“網證”,須先通過“手機密碼+支付寶登錄密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再通過“指紋驗證+刷臉驗證”打開網證二維碼,總共需要過四關。因此可以說,被冒用的可能性極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