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在移動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智能手機上的4G網絡已經極大擴展了我們可以操作的范圍,不管是娛樂性還是實用性,如今的網速已經足以滿足在線視頻、直播、網絡購物、在線辦公等大部分需求,但5G可能將這些需求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對于即將到來的5G,不論是企業還是運營商都抱有極大期待。
5G推動經濟高速增長
就在不久前,高通發布5G產業預測報告,到2035年5G將在創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5G價值鏈將創造3.5萬億美元產出,同時創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5G價值鏈平均每年將投入2000億美元,這將支持GDP的長期可持續增長。高通預計,2020年至2035年間,5G對GDP增長的貢獻將相當于與印度同等規模的經濟體。
按照計劃,5G的終制定將在2020年完成。而在此之前,標準的定奪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前段時間聯想在3GPP中的投票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當然在這里必須要強調一句,所謂3GPP中的投票并不代表著終結果,這個組織也沒有一錘定音的效力。
在當初3GPP投票中,大家只是公認了5G長碼頻段使用LDPC技術,而在短碼頻段中,由于互相勢均力敵,因此還需再議。并且不論是LDPC還是Polar,其技術都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只不過LDPC發展較久,國外企業掌握的比較多,而對于華為來說,掌握Polar技術的相比更多。
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選擇使用哪種技術都是出于自己企業利益的考量,這本身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并且3GPP更多的只是一種協商,它不能終確定哪家企業必須使用什么標準,多讓大家達成一種共識。
5G的投入將更加龐大
回到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從2G一路走來,技術的更迭越來越快。從2G到3G用了十年左右,從3G到4G用了五年,而從4G到5G只經歷了三年時間。越來越短的代差間隔,也極大的壓縮了投資回收期,造成了利潤及利潤率增長壓力。
再加上國家一直提倡提速降費,許多互聯網套餐更是層出不窮,因此對于運營商而言,已經感受到了盈利的壓力。對比4G,5G明顯的變化在于速度上的提升以及連接數量的爆發性增長。
但是相比于4G,5G的輻射范圍反而更小,這也意味著想要做到足夠的覆蓋率,將要建立更多的5G基站,而5G的基站由于成本更高,因此構筑良好的5G網絡需要運營商投入大量財力進行建設。
除此之外,設備的升級、維護,都需要有足夠的經費才能進行下去。即便是如移動、聯通、電信這樣的運營商巨頭,在承擔這些成本時也不那么容易。
高成本與更低的利潤
在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之下,國家也要求搶占5G制高點,這對于許多相關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艱難的轉折時刻。一方面在面對5G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如何讓自己擁有足夠的資本進場,能夠在今后的幾十萬億市場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普通用戶對于5G的感知還不明顯,用戶更換至5G的進度顯然不會很快,如何讓用戶接受并使用5G也是今后的一大難題。
首先對于點,隨著技術的發展,5G的建設速度必然也會越來越快,而按照市場定律,生產越多的東西會越便宜,因此5G的建設成本也會得到很大的降低。不過與此同時,用戶的流量費用在國家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之下,也在同步下降,因此企業的利潤能夠維持現狀已經算非常厲害,但大部分企業的利潤顯然還會下跌。
這也讓相關企業必須轉變思路,在過去主要客戶是普通消費者,但隨著流量費用的進一步下降,運營商想要獲取更高的利潤必須找其他的渠道。顯然如今的流量再適合不過了,比如微信、微博等,這些具備實時通訊功能與社交軟件將成為運營商的*客戶,可能在未來消費者使用軟件的流量都是由相關企業付費承擔。
用戶才是企業的根本
對于另外一點,如何將用戶吸引使用5G網絡,畢竟用戶才是一切的根本,幾十萬億的市場也需要有普通的用戶參與才能建成。為了吸引用戶,只有單純的速度當然不夠,還需要有配合5G的使用場景。
如4K、8K超高清視頻,裸眼3D,實時在線游戲和教育培訓的VR(虛擬現實)技術。這些需要5G支持的使用場景將會極大的吸引用戶進行網絡升級。除此之外,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構建的物聯網社會才是對用戶真正的吸引力。
屆時,萬物互聯的場景,通過手中的智能終端可以操控其他智能設備也將極大的提升人類社會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5G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當然,這也必須整個行業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或許2020年正是這樣一個關鍵的節點。
小結
5G說到底也只是一種移動通信技術,其真正的價值需要通過其他的事物才能體現。這項即將到來的技術無疑能夠改變當前的市場格局,但已經有非常多的企業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去迎接這股浪潮的到來,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都代表著未來5G的市場愈發龐大。
但是,也要清楚的認識到,5G并不是的,它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未來這巨大的市場,說到底,還需要所有行業共同去創造。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把5G的基礎打牢,而不是一味的制造概念,這樣未來的5G前景才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