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隨著ETC全國聯網,以及ETC在城市車生活場景使用范圍的拓展,以車輛識別和移動電子支付為核心特性的ETC技術,在結合移動互聯、云計算與大數據等技術的情況下,使得傳統的ECT行業煥發了生機。
中國擁有大的ETC網絡,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曾明確提出,到2020年ETC用戶規模將要超過1億。根據交通部路網中心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29個聯網省份共有收費站8815個,ETC專用車道17744條,MTC車道58075條,混合車道2770條。ETC用戶約6653萬,其中客車用戶為6204.4萬,占ETC用戶總量93.25%,貨車用戶約為448.8萬,占用戶總量的6.75%。6月份全網新增ETC用戶約99萬,環比上月增幅1.51%。
隨著全國標準的統一,ETC可以成為車輛的標準配件,集成在車輛的后視鏡或者中控臺中,在車輛銷售時與終用戶賬戶綁定并激活,從而節省了后裝的環節,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ETC裝載率。5月15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正式批準發布《停車場電子收費》系列國家標準。根據該標準,未來,安裝ETC設備的車輛在進出停車場時,無須再停車取卡、刷卡或現金交費,“停車難、繳費慢”問題將得以緩解。隨著《停車場電子收費》系列國家標準的出臺,6000余萬用戶的“暢通無阻”將延伸至出行的“后100米”。標準起草組專家表示,停車場收費實現聯網電子化以后,還可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實時信息,作為智能交通或者物聯網的一部分,實現停車場信息實時發布、車流引導等目的,緩解交通擁堵壓力。
實施全國ETC聯網,是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ETC技術應用,將會加快改變現行占主導地位的人工收費模式,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時,也將節約管理成本,改善管理水平。而且,全國ETC聯網的效用不僅僅體現在提升收費效率上,ETC系統將公路管理的信息終端延伸到了車輛,架起了路與車之間專用的信息通道,實現了人、車、路的信息交互,具備了運行信息采集和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基礎,這使得路網管理有了全新的手段和平臺,將極大地促進公路交通服務轉型升級。
未來,ETC設備將在車輛上與其他如導航、車輛實時狀況、藍牙、4G等模塊結合起來,將交通運輸行業、汽車行業、金融行業深度融合,實現真正的車聯網,更多的商業模式將從中誕生。
應對市場變化,ETC企業需要積極開拓B端渠道商資源,加速產品規?;占埃罅ν七M與通信運營商、保險公司、汽車后市場的合作進程,與整車廠形成戰略合作,布局ETC前裝領域,為產業鏈各參與方提供了潛力的合作契機。另一方面,渠道的核心是改變價值的獲取,決定了整個產業鏈價值。ETC企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先發優勢,將智能ETC發行渠道由線下向線上延展,走互聯網發行之路,突破時間和空間帶來的發行限制,推動智能ETC市場化運作,實現用戶規模的億級擴容。
結語:ETC的未來值得暢想!ETC實現全國聯網后,ETC市場需求看似將進入平穩期甚至飽和期。但是,技術創新有時能夠讓一個行業更精彩!
(本文據交通部路網中心、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中國質量報、智能交通網、廣州華軟、ITS智能交通信息整理,中國安防展覽網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