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金融是與安防息息相關的領域之一。對于安防人來說,金融安防就是一座金礦,在安防產業中,金融安防就是“財大氣粗金主、金鉆VIP、土豪爸爸”的代名詞。金融的核心的需求是風險控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安全的安全防范方案的需求一直很迫切。在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革命的席卷之下,金融安防需求升級,需要企業利用AI建立智能化安防防范體系。2017年農行全國范圍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就是AI安防應用的一種。
刷臉取款,讓人臉識別從實驗室走向應用,也讓安防企業看到了金融領域對安防升級換代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揮在哪以及金融安防管理要求不斷深入,傳統的“看視頻,查監控”的安防設備已經無法滿足金融日益復雜的金融安全需求。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集成化的金融安防系統,迫在眉睫。接下來,安防企業金融安防需求從信息技術和數據融合應用兩方面來建設規劃,充分利用身份識別認證、深度學習智能分析、可視化大屏顯示等先進技術,聯動防盜報警、身份識別終端、門禁、停車場管理等子系統,實現數據深度挖掘、網絡互聯以及事前報警、提升銀行安保管理精細化水平。
近兩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安防企業也嗅到了金融智能化升級所帶來的商機,紛紛推出針對金融實際應用場景,推出更加細化的升級版金融安防聯網系統。2018年4月,杭州“智涌錢塘”2018 AI Cloud生態峰會金融高峰論壇上,海康威視正式發布金融專用邊緣域設備—海康金融“慧眼”一體機,將AI應用于智能網點可疑人員排查、自助銀行異常數據采集、軟件平臺消安一體化預警、AI值守自動化等方面。8月初,大華股份推出基于SOA架構的“貓頭鷹”一體化業務安全防控平臺,集安消聯動、布撤防監管、客流量統計、人臉識別、自助銀行智能化防范、防護艙管理、金庫遠程授權、智能運維巡檢、統計分析等銀行業務融于一體。從安防雙雄新產品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安防產品的應用不僅僅是傳統意義的安防范疇,還有非物理應用,比如說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消費、理財、貸款行為,金庫AGV智能調度以及實現非現場貸后檢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時代金融安防需要兼顧安全、易用、成本這三要素,以下以銀行人臉識別認證為例。由于銀行的特殊性,所以對人臉識別錯誤率容忍較低,這就要求人臉識別認證“寧可有所不識,不可錯認一人”,準確率是要義。其次,人臉識別認證的識別速度也不能低,要求在業務觸發的時候能做出快速反應。再者,人臉識別認證流程不能過于繁瑣,否則將直接影響用戶體驗,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用戶交易的簡易性。處理好以上幾點,安防企業還要考慮到時間、人力、資金等成本,需要將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保證有所盈利。
結語:總的來說,安防企業不能以舊有的目光看待金融安防,一味地用老套路、老思維很難抓住新常態下金融安防痛點,也就難以滿足需求,會出現“水土不服”,患上“不適應癥”。安防企業要用發展的眼光,整體謀劃、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做好“加減乘除”,答好“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金融安防”這一問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