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隨著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和進化,計算機視覺也創造了更多應用場景。與視頻監控的結合,讓安防行業開啟一個全新的智慧時代!
國內機器視覺產業崛起
機器視覺概念被正式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90年代,機器視覺經過二十多年技術迭代與優化,進入蓬勃發展時期,同時,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開始真正起步。21世紀后,機器視覺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機器視覺產品在下游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機器視覺產業得益于此,目前已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應用市場,企業數量增速不斷加快,相關產業鏈也越來越完善。未來,隨著我國行業戰略的發展,機器視覺產業市場占有率將逐漸上升,市場競爭力也會逐漸增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機器視覺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2015年,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已達42億美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億美元,機器視覺行業發展迅猛。
伴隨著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安防行業也迎來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時代,安防作為機器視覺應用的主戰場之一,目標識別、目標追蹤、面向事后應用的視頻摘要、視頻檢索等機器視覺核心技術應用為安防行業帶來了巨大改變:
生物識別、車輛識別等技術落地速度不斷加快,市場機制愈發成熟。
機器視覺 廣泛應用
由于機器視覺主要是對圖像進行識別,因此在監控與識別領域得到大量運用。以公共場所視頻監控為例,機器視覺的應用打破了傳統
視頻監控系統限制,使得智能視頻分析得以逐步實現。視頻
監控系統通過運用機器視覺,能夠自動檢測、實時跟蹤可疑人物,必要時還可以實現多攝像機接連跟蹤,同時發出告警,使得智能視頻分析得以逐步實現。
作為“智慧城市”概念的一部分,機器視覺也被廣泛用于交通領域,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及卡口處,對來往車輛進行車型、牌照以及違規行為的識別,甚至可以對駕駛員面部進行分析,以判斷是否處于疲勞駕駛狀態。另外,無人駕駛汽車也借助機器視覺技術感知道路環境信息,實現自動規劃和控制車輛行駛。
企業發力機器視覺
與此同時,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為代表的安防企業也紛紛發力機器視覺:
海康威視憑借多年在成像采集、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領域積累的技術和創新能力,成為了行業的機器視覺硬件產品和算法軟件平臺提供商。旗下的VisionMaster算法平臺通過簡單靈活的圖形化配置,無需編程便可快速構建機器視覺應用系統,滿足視覺定位、測量、檢測和識別等需求。
與海康威視同為安防的大華股份也推出了基于機器視覺的產品:43MP CCD大面陣工業相機。該款相機保持了29MP大面陣的sensor尺寸,還配備多種新圖像處理算法,在不改變光學方案的情況下即可完成相機替換,保證優異的圖像質量。大華表示,未來將全面提升機器視覺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推動中國制造的智能化進一步發展。
除了海康和大華,其他安防企業的表現也十分引人注目。例如,宇視提出四位一體的“SMV安防機器視覺”戰略,圍繞安防機器視覺四個維度,以架構為核心,以算法與芯片為基礎,從而實現產品快速應用;華瑞于2017年6月29日發布9MP/12MP高性能小面陣相機、50MP CoaXPress大面陣相機等系列新品;AOPEN運用DE7200,能夠使機器人在未事先植入運動軌跡命令的情況下,根據其自帶攝像頭實時地吸取環境信息,從而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指令判斷。
結語:安全一直是性話題,引入機器視覺技術有助于即時發現和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毫無疑問,安防在機器視覺技術方面的獨特優勢,也將對推進機器視覺技術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