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新型的支付方式悄然進入尋常百姓生活。人們無論是在商場消費還是乘坐地鐵公交,或是在路邊小攤買早餐都習慣于用手機移動支付。
華為聯手中國銀聯重點布局金融、城市交通、無感停車、校企園區等場景應用,與此同時,推出銀聯“碰一碰”NFC標簽支付產品。這樣的布局被業內專家看作是支付領域新的“卡位戰”。
據了解,目前在移動支付市場上,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掃碼支付占據主導,而以Applepay、HuaweiPay為代表的NFC支付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可能性。
2018年7月,易觀發布《*三方移動支付市場2018年第1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季度,*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03645.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6.99%。其中,支付寶以53.76%的市場份額占據移動支付頭把交椅,騰訊金融(微信支付)以38.95%的市場份額位列市場第二位。這意味著支付寶和騰訊金融二者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2.71%,占據主導的地位。
不過在北京信陵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金融科技與支付安全專家王建新看來,華為做移動支付,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問題,“它支持的功能越多,用戶使用越方便,對用戶形成的粘性也就越大。”HuaweiPay有意去爭奪移動支付領域里的新市場。據悉,2017年HuaweiPay的年交易次數超過千萬筆,總流水超過40億元。
王建新認為,隨著華為手機在中國乃至市場的份額逐步擴大,HuaweiPay以自帶綁定的銷售方式,完全可以覆蓋更多的消費使用人群。“對HuaweiPay來說,這是其獨特的優勢。”據統計機構canalys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排名》顯示,華為在該季度共銷售了2850萬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到27%。“反觀蘋果和三星等手機廠商,他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漸降低,加上本土化運作不利,在NFC支付市場上,華為憑借其擁有的資源,破局趨勢已經顯現。”
在目前應用場景中,城市交通是HuaweiPay的一大主體應用。據華為方面介紹,HuaweiPay支持乘坐北上廣深、杭州、寧波、天津等地地鐵以及全國多地城市的公交。
HuaweiPay打通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一線城市的地鐵服務,對于商務人士而言,具有極大的便利,“這也提升了用戶對華為手機的粘合度。”據了解,目前華為Pay重點布局金融領域,當前可支持全國78家銀行的借記卡和信用卡。與此同時,HuaweiPay線上支付還支持華為應用市場、華為閱讀、華為視頻、華為音樂等華為應用。在項立剛看來,這是HuaweiPay必須要做好的內部生態圈,“通過打造支付平臺來實現內部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華為將繼續布局城市交通,并在無感停車和校企園區等領域加強推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