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 AI的發展早已滲入到各行各業,不管是在安防、交通、環境監測等民生行業,還是在教育、購物等多個行業,均有涉及。然而,隨著AI的發展和市場應用的普及,AI的環境從開始的火熱走向了冷靜,在2018年的AI市場中,不管是企業還是投資者,均把視線放在應用層面,如何把各類產品或功能應用,才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備發展潛力的標準。
教育作為人類成長*的經歷,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從不吝嗇,對此,教育市場的規模得到快速提升。其中,兒童教育市場的提升為迅猛!
AI+教育:確認過眼神!
AI教育與其他傳統教育并不相同,就目前而言,AI教育還集中在兒童教育端,對于青少年或成年人的教育,其并不能很好的把控學生的學習程度,只能針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定制化的服務。但在兒童教育這一塊,則是一個可復制的模式——兒童就如一張白紙,如何繪畫、誰來繪畫等問題,成為相互扯皮的問題,但這并不影響企業抓住家長的心底那迫切的需求。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內心的想法,這一想法導致教育產業“從娃娃抓起”,避免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對于兒童心理,任何一個家長都是次做父母,誰都不了解兒童的內心想法。為此,企業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針對兒童的AI教育模式。
所謂兒童AI教育,簡單的說,就是為兒童提供教育服務。但由于兒童接受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限,企業為此“特地”研究不同階段兒童的特性,從而得出兒童在某一階段能接受哪些教育。
同時為了更好的被兒童所接受,各種形態、各種顏色的產品被研發出來,被企業稱之為“兒童教育機器人”,同時被歸納入AI+教育。
“AI教育”真的是AI嗎?
AI為核心的一點就是能懂得用戶,了解用戶的需求,明白用戶的疼點。
在安防領域中,用戶需要的是知道誰入侵、誰違法、他是誰、他是做什么的、他用了什么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什么、又是在什么地方違法等。傳統安防設備只能解決其中的地點問題,其他問題無法讓設備進行解答,而AI基于云計算、深度學習等多種技術,能實時與后臺大數據進行核對,從而得出誰出現在現場、他是誰、他經過了哪些路段等多個信息,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捷。而隨著動作行為分析功能的出現,通過視頻監控,能識別出該人做了什么,他怎么做的,他導致了什么事情等問題。當這些都能提供給用戶時,其就能被稱為“人工智能”。
目前的“兒童教育機器人”真的是AI嗎?
如果要對AI教育做一個分析,不難發現AI教育為核心的內容是——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課程、挖掘其特點、彌補其弱勢,終實現全面發展。而這些是“兒童教育機器人”所能做到的嗎?
目前并不能!
目前“兒童教育機器人”大的問題是,用戶懂它,它不懂用戶,其中為常見的問題是,機器人無法有效識別用戶所說的話,特別是中文中帶有各種含義或語義的內容,目前的機器人更無法了解,從而被用戶認定為“玩具”。
兒童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機器人?
在各種科幻片中,一個稱職的機器人,其在家庭的地位如同管家,甚至是家人。而要實現這一要求,其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共同,同時還有視覺、觸覺等多種溝通方式。
然而在兒童教育這一塊,首要解決的是“視頻+語音”之間的聯動,通過智能視頻分析,從而了解其在做什么,如果遇到危險,是否需要聯動其他產品或功能進行規避,其次是在與機器人溝通時,用戶面部是否帶有其他情緒?
于此同時語音識別則需要對用戶的聲紋、音調等信息做出分析,結合視頻分析中的數據,從而讓機器人了解用戶當前的情況,讓機器人“看得懂、聽得懂”用戶,而這僅僅是步。
第二步是機器人要如何誘導兒童學習,是通過娛樂的方式還是其他方式,均得做相關的嘗試,從而在數據庫中記錄兒童對待學習的態度和誘導方式。
第三步是數據的反饋及共享。數據的反饋是較為基本的內容——兒童學到什么、他熟悉了哪些內容、他對哪些感興趣等數據,要及時反饋給父母,從而讓他們時刻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
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才能讓機器懂得用戶,終摘掉“玩具”的帽子。
市場即將進入爆發期!
但從目前市面上來看,要達到一個合格的兒童教育機器人并不簡單,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企業在不斷進步,但企業相互進行融合,這類機器人的雛形即可實現。
在機器人這一領域中,優必選等企業研發的人形機器人看似只能跳舞等動作,但其機器人的結構及動作可以作為兒童教育機器人的外形;云知聲等語音識別模塊企業則能提供強大的語音識別、語音交互功能;云天勵飛、曠視等企業則能提供動作行為識別、人物檢測等視頻分析;松鼠AI則能提供全面的學習教育內容……
但就目前而言,AI教育市場還未完全成熟,其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的問題,還有人們對AI教育的認知問題,數百年的傳統授課模式并非數年能夠改變,且部分企業為了掙“快錢”,導致AI教育市場充滿著偽AI。
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們對AI接受度的提升,特別是當前人們對新事物高度接受的態度,AI教育將在未來數年內得到較大的發展,而二胎政策的開發,有極大概率導致AI教育市場的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