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科技正在改變每一個節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也不例外。
如今的10后,被稱為“數字原住民”,他們從小就用父母的智能手機看電視,就算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也離不開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智能產品。
與之對應的是,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兒童智能產品正成為傳統制造企業、科技公司的新賽道。不過,在“魚龍混雜”的智能玩具市場,如何找到真正的智能產品正成為家長們的必修課。
智能產品陪伴下的新式童年
嬰兒床、溫度計、手環、手表……隨著AI技術的發展,一時間,能說出名字的產品全部“被智能化”了。這些趣味十足的智能產品不僅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憑借創新的AI技術能夠“解放”家長,并保障兒童安全等優勢,也受到了家長們的喜愛。
很多公司在孩子“出生-成長-讀書”的各個階段都推出了智能產品,希望用AI技術陪伴他們長大。比如,谷歌旗下的Nest曾研發一款智能嬰兒床,通過內置的傳感器可以測量嬰兒房的溫度、濕度、光線、空氣和壓力,還能檢測嬰兒的睡眠和健康狀況。
除此之外,產品還擁有一系列娛樂功能,如迷你投影儀、揚聲器等等,可以在墻上投射出彩色圖案,播放舒緩的音樂或者通過各種各樣的顏色來照亮嬰兒房,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安然入睡。不過可惜的是, Nest只對外曝光了產品概念,具體上市時間、價格、甚至名字都還未公開。
在國內,針對爆發的兒童智能產品市場,不少科技公司也爭相入局。5月14日,針對兒童手表市場中AI語音助手功能單一、GPS定位不準、第三方應用匱乏等行業痛點,出門問問面向兒童市場,推出旗下款AI兒童手表TicWatch Kid。據悉,TicWatch Kids搭載了出門問問自研的行業AI兒童語音助手,集成了出門問問的中文神經網絡語音合成技術,可提供接近真人童聲的播報聲音,能提高兒童進行語音交互的舒適度與積極性。
同時,出門問問還在TicWatch Kids上*了AI成長日報功能。該功能主要服務于那些因工作繁忙而錯過孩子成長瞬間的家長,提供根據孩子與手表互動內容生成的每日報告。報告包括孩子的運動軌跡、運動計步、通話記錄、好友語聊、語音問答、手表相冊等,并提供基于AI分析得出的兒童情感狀態描述,幫助家長更深度地參與和監督孩子成長。
在80后、90后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角色更為突出。而對于“數字原住民”10后來說,科技產品才是真正陪伴他們成長的伙伴。雖然現在對于父母來說,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但炫酷的科技產品不僅可以緩解80后、90后為人父母的壓力,同時也將從小挖掘孩子們的“智”商。
亂象紛呈的市場
盡管兒童智能硬件市場前景火熱,但同樣亂象紛呈。一方面,兒童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品牌意識差,存在大量無品牌產品、生產標準缺失等行業亂象;另一方面微商等勢力開始亂入兒童智能硬件行業。對于家長而言,甄選的兒童智能產品是關鍵。
以兒童智能手表為例,這個行業主要有三大類玩家,以出門問問、搜狗為代表的科技巨頭,TCL、海爾為代表的傳統硬件大廠,還有一些山寨白牌玩家甚至微商。其中,山寨白牌玩家多,畢竟智能手表的進入門檻低,這些玩家一進入市場就掀起價格戰,在淘寶輸入“兒童智能手表”,價格低僅為53元,十分夸張。
不過,從目前三大陣營的競爭力來看,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科技企業都略勝*。同時,企業也可以以智能手表為兒童智能產業的切入點,布局包括兒童書房在內的更多智能場景,出門問問推出智能手表的終目的或許就在于此。
兒童智能產品將迎來爆發
此前,一組投資市場價值鏈曾火爆網絡: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將這個結論與目前火爆的兒童人工智能市場比較,不難發現,這個價值鏈總結的還是挺客觀的。
中國父母對于孩子的關注度普遍非常高,尤其是80、90后新生代父母,他們相比60、70年代的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學前教育、智力開發、課外培訓。換句話說,他們在培養、教育孩子方面的消費需求升級也帶動了兒童智能市場的火爆局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數據顯示,我國0-14歲人口數量已達到近2.5億,2020年中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而隨著更加注重成長和教育質量的“80后、90后”進入生育高峰,兒童智能產品市場將成為下一個爆發的新風口。
當下,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經初現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主導的局面,所以很多初創企業將目光瞄準了兒童智能市場,對于他們來說,現階段入局與巨頭們爭奪智能家居市場顯然已經不再是明智的選擇,而在產業鏈發展還未成熟,但市場潛力巨大的兒童智能產業中,他們仍有機會成為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