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當收外賣成為“新開門七件事”之一時,外賣小哥也成為了每個人身邊熟悉的陌生人。然而杭州余杭區某大廈卻不斷發生外賣被盜事件,螺螄粉、鴨腿飯、雞肉沙拉……多種菜品慘遭“毒手”。民警調取監控視頻后發現,偷吃外賣的竟然是一名外賣員。在物業保安協助下,成功將準備再次作案的*抓獲并依法刑事拘留。
外賣員偷吃餐品的事件屢見不鮮,網上時常會流傳某公司外賣配送員偷吃的監控視頻錄像。這些事件當中,清晰的監控畫面完整還原了案件發生過程,“眼見為實”使得案件得以迅速告破。
視頻監控:守護社會安全的“眼睛”
“現在晚飯后出門散步,不怕家里來小偷了。”指著家門口的高清探頭,四川省德陽市稻花村村民劉夢瓊說。通過這個探頭,她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家門口的情況。 治安秩序的顯著改善,使得民眾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這正是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項目建設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IHS Markit數據顯示,中國在公共和私人領域共安裝了1.76億個監控攝像頭,并預計三年內中國安裝攝像頭的數量會增加到6.26億個。這些監控攝像頭就像一只只眼睛,守護著包括交通出行、校園社區、工地建筑等領域的安全。
與此同時,基于視頻監控的案件調查也大大增加,隨著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數量與布局不斷擴大,破案率隨之大幅提升,視頻監控在公共安全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相關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高科技助力 監控系統實力大增
在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視頻監控“目光”下,違法分子無所遁形,帶來中國式安全感。近年來,在視頻分析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加持下,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帶來了更強的安全感。
2019年4月26日,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據悉,吳謝宇進機場送別時在入口處就被機場人臉識別系統識別,并很快被抓獲。
除此之外,“逃犯克星張學友”“*賓館登記被人臉識別發現”等事件也被人津津樂道。自視頻監控系統用上新技術以來,類似事件頻頻發生,這就是大數據時代人臉識別系統的威力。
加快建設 視頻監控將賦能多領域
“中國在安防監控方面近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中國有95%的調查基于安防監控。”SVAC國家標準產業聯盟單位成員、國家安防視頻監控技術專家庫張虎表示。
發展改革委等九個部門曾提出:2020年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國家對公共安全的重視和支持也將推動視頻監控領域不斷發展。將有益于治安防控、優化交通出行、服務城市管理、創新社會治理等領域發展。
結語:不可否認,越來越強大的視頻監控系統在帶給人們安全感的同時,也引發了“隱私泄露”擔憂,只強調個人加強安全意識已無法解決問題。安全與隱私并非單選題,要想兩者兼顧,還需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加強監管力度、充分保護監控數據安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