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朋友圈有句“名言”:許久沒聯系的好友突然找你,不是來借錢,就是被盜號。而湖北襄陽的一位學生不僅沒懷疑,還仗義地給“好友”轉去了3000多元。幸虧襄陽民警及時出手,利用大數據手段3小時鎖定嫌犯,用時3天就將*抓回。隨著科技發展,大數據成為公安工作的一大利器,保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寧。當前,公安機關正大力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打造數據警務、建設智慧公安。
開放與融合:提高公安大數據應用的關鍵與制約因素
簡單來說,大數據偵查的核心,就在于運用大數據的理念、技術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機制來預測和打擊不法行為。其中,大數據型偵查在追逃中的表現尤為突出。例如,山東公安機關在2019年5月20日至6月19日的大數據追逃集中行動中,抓獲了276名在逃人員,到案率達到56.55%。
數據的開放與融合是釋放警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不過這兩點也正是公安大數據面臨的關鍵問題。目前公安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均在強調外部數據資源的接入,但后續如何應用、具體應用目的并不明確,而在公安內部,不同業務部門數據無法有效共享,無法做到統一調度資源,難以達到集約管理、運用的目標。
實戰是完善公安大數據建設的著力點
大數據開放與融合的不足使得公安大數據更多地停留在信息查詢和宏觀統計上,例如某月發生的案件數及分布區域等。這些并不能對實戰產生太多意義。那么,如何通過大數據先發制人,掌握主動權?
“我覺得應該更多關注應用”,在2018公安大數據應用分析研討會上,浙江警察學院丁宏院長表示,“應用在哪里,應用目標是什么,應用的主體人在哪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實現怎樣的運用,數據的來源,元素在哪里,今后數據怎么處理,分布在哪里。由這些問題切入,然后再考慮計算和處理在哪里。”誠哉斯言。
以浙江省為例,目前浙江建成了基礎設施完善的公安云平臺,不僅有超萬億條核心數據,還可實現超級搜索等通用功能。這為一線民警的現實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而一線民警可以根據實戰需求在云平臺上分享智慧公安建設成果。
此外,以實戰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應當貫穿始終,形成通識人才、技術人才、專家等各個層次,并充分發揮人才的網絡化規模應用效應,解決數據共享、模型算法和戰法應用等公安實戰問題。
結語:根據公安部部長提高“預測預警、打擊和動態管理”三個能力、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的要求,未來大數據在公安行業中的價值與重要性將日益凸顯。現階段,聚焦實戰應用,打通公安大數據的應用鴻溝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將進一步深化公安機關服務社會的能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