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隨著科技發展,視頻監控設備早已成為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必需品,車站、公園、公路、街角隨處可見,數量龐大的視頻監控設備從各方面為社會安全與智慧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造中國式安全感 監控覆蓋面不斷擴大
古往今來,更高的社會安全水平平一直是人們的不懈追求。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大的視頻監控網絡,視頻鏡頭超過20000萬個。安裝視頻監控以來,各類案件均有大幅下降,*與安全指數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治安保障水平好的國家之一。這些視頻監控攝像頭,打造了中國式安全感,早已成為守護城市安全的“天網”。
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城市的監控攝像頭,只有一小部分歸公共安全機關所有,其余大部分為其他部門、公司和商戶安裝,僅憑目前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量,難以實現迅速有效的排查。因此,2019年,發改委等九部門出臺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的全域覆蓋和全網共享,以實現視頻監控信息的全天候應用。此外,與民用監控打通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民用監控無論在城鄉均有很高的普及率,若能與公安監控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公安部門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分析出不法分子的行動軌跡并調用附近警力進行攔截。當然,這一辦法需要配合相對完善的隱私保護措施。
交通監控全國聯網 不法分子無所遁形
以往交通視頻聯網局限于一城或一省,若實現交通視頻監控全國聯網,那么將有效遏制“流竄作案”的交通違法行為,例如套牌車問題,有助于提高執法效率、降低執法成本,對交通違法者是一種有力的震懾。當然,終能發揮的作用還取決于各地交通部門能否進行無縫對接執法以及相關設施布局和維護情況。
AI+視頻監控好處多多
提及視頻監控,就不能不提近年來在全國迅速普及的人工智能技術。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在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領域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包括圖像識別、視頻結構化及智能大數據分析。
圖像識別能夠對視頻監控畫面進行處理,識別出不同目標與對象,典型應用就是人臉識別。9月3日,《經濟半小時》曾播出一段找回失蹤兒童的視頻,在這則新聞中,深圳警方所應用到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就是主要工程,根據一張3歲兒童的照片成功找回了失蹤十幾年的孩子,讓失散的家庭成員重新團聚。
視頻結構化則能夠通過特征提取、目標識別等手段將視頻內容按照一定的關系組織成方便人和計算機理解的文本信息,生成公共安全線索,達到提升視頻查找速度、降低存儲容量的目的,是盤活視頻數據的關鍵。
而大數據分析則是促進人工智能視頻監控發揮價值的核心技術。大數據可以通過深度學習開展多種計算,探究常發生治安事件的時間和地點、實現風險的和預測與評估,以便警方合理安排警力,提升城市整體安全水平。
智慧城市建設少不了“智慧之眼”
監控智能化已成行業發展趨勢,其應用給各行業的安全監管提供了便捷性保障,海量的視頻數據挖掘也成為城市管理部門提升其決策效率和度的有力輔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