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日前,人民網聯合武漢市經信局舉辦的“5G應用武漢峰會”在武漢召開。工信部相關領導、行業專家學者、研究機構、高校、省內外企業代表等近500余人共聚一堂,探討我國5G產業城市和生活應用發展,深度解析5G現狀及未來趨勢,全面解讀產業方向。
烽火發表了主題為《擁抱5G,前瞻布局,構建智慧城市》的演講,描繪5G與智慧城市結合后的精彩,建議完善構建5G和云基礎設施,介紹烽火的創新和實踐。
當5G遇上智慧城市 精彩才剛剛開始
5G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密不可分。在國內18個首批5G試點城市中有16個都歸屬于智慧城市試點城市,武漢更是全國早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5G連續覆蓋的城市。
2月28日,中國聯通聯合華師一附中通過5G網絡+全息投影完成了一堂遠程光電遠程教學示范課,實現教育資源遠程分配;4月10日,中國移動與中國信科聯手打造的華中5G智能制造生產線在武漢正式啟動,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7月4日,一位74歲行動不便的膝關節患者在5G遠程醫療系統的輔助下,沒有舟車勞頓就成功實施了遠程膝關節手術。所以,未來并不遙遠,智慧城市的精彩已拉開序幕。
5G和云計算 構建智慧城市的神經網絡和大腦
如果把智慧城市比作精密的人體,遍布城市的傳感器、攝像頭和執行設備組成這個城市的皮膚、眼睛和手臂,則5G網絡將會構建這個城市先進的神經網絡。到2025年,將擁有28億5G用戶、650萬個5G基站,50%的人口享有5G網絡服務,5G的廣連接、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將和豐富的行業應用一起,實現智慧城市的智慧連接。
云計算構建這個城市的大腦,所有信息通過神經網絡送到數據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再通過神經網絡傳遞到末梢執行?;谶\營商成千上萬個邊緣機房,5G邊緣計算將會構建智慧城市的的算力基礎,邊緣計算在靠近數據源的地方提供計算、存儲等基礎設施,并為邊緣提供云服務和IT服務環境,具有省時延、高隔離、強感知等特點。
因此,5G和云計算是智慧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我們需要建設先進的“神經網絡”和強大的“大腦”。
前瞻布局 構建5G云網一體基礎設施
面向5G與ICT轉型,烽火通信2016年發布下一代網絡FitNet解決方案,以SDN/NFV技術為核心構建云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包括面向5G的基礎網絡和管道、融合開放的的數據中心和頂層應用。
在云計算領域,烽火已具備成熟IaaS層解決方案,ICT基礎設施已廣泛應用于運營商、黨政軍等行業。同時打造具有共性的、場景無關的PaaS平臺,以6大協同(資源協同、數據協同、智能協同、應用管理、業務管理協同以及服務協同)作為突破口,做實云邊協同。
在網絡方面,烽火從2016年開始布局5G,目前已經實現核心芯片、器件的布局,標準領域*二;面向5G時代的數據洪流,結合光網絡演進趨勢以及近年來實踐經驗,定義了“泛在、超寬、開放、隨需”的智慧光網,并已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多地開花結果。
烽火也是智慧城市標準建設的和實踐者,2013年在ITU-T SG5全會上成立了“智慧可持續發展城市焦點組”(FG-SSC),桑梓勤博士擔任副主席并牽頭完成多項技術規范和技術報告;發布了化的智慧城市評估體系(6大關鍵績效指標),迪拜成為接受該評估的城市。
5G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烽火也將繼續與產業界合作伙伴一道,打造的網絡和數字平臺,攜手構建美好智慧城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