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證明“我是我”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近年來,生物識別技術迎來市場爆發,向商用和民用領域加速擴張:指紋識別在考勤、門鎖、手機上普及;人臉識別在支付、安防、金融等領域頗有建樹;安防、電子商務等領域嘗試將虹膜識別作為重點進行應用推廣;指靜脈識別在公寓、別墅家居等領域獲得一定的應用。
相較于上面提到的幾種生物識別技術,誕生于上世紀四十年代貝爾實驗室的聲紋識別好像不露鋒芒、稍顯低調。但實際上,擁有廣闊應用前景的聲紋識別,正在金融、政企、安防等領域大展拳腳。如2018年10月9日,央行正式發布《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標志著語音信號可以為金融安全保駕護航,開啟無監督情形下一種全新的“聲紋+”身份認證方式。
鑒于聲紋識別背后有很大的市場靜待挖掘,我國許多企業都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今天,我們就將目光聚焦于這些企業。
在視覺感知、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等方面擁有不俗實力的依圖科技,于聲紋識別賽道中也是種子選手。2019年9月,在聲紋識別競賽VoxSRC上,依圖算法奪得,等錯誤率降到0.0098,并且依圖團隊在使用*數據的情況下,取得優于其他團隊使用不限數據得到的結果。
國音智能的聲紋業務已落地多個省市公安部門,并與騰訊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未來,國音聲紋識別技術還將進入騰訊物聯網生態平臺。2019年8月19日,國音智能宣布在聲紋識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其推出的區分性CNN-VLAD-LM聲紋識別技術,在開源聲紋數據集VoxCeleb上,等誤識率降低至2.84%。
聲揚科技在聲紋識別方面有深厚的積累,在聲紋方面已推出聲紋1:1,聲紋1:N和性別識別等功能,識別準確率超過99.5%,且能夠支持并發和數據庫的聲紋識別。為避免錄音帶來的潛在威脅,聲揚科技自主開發聲音活體檢測技術,進一步提升聲紋識別的安全性。
平安科技的聲紋識別依托億小時級的聲紋庫、99.7%的聲紋識別率、廣維度的特征提取等技術,8秒可實現電話核身、3秒可實現APP認證,并可攔截欺詐,降低風險。
造極聲音自主研發了包括短語音文本無關聲紋識別、文本相關聲紋識別及數字動態口令聲紋識別技術。為實現快速準確的身份認證,造極聲音提供不同方式的說話人確認和辨認服務,可用于司法聲紋鑒定、社保身份認證、大規模聲紋檢索、呼叫中心身份認證等場景中。
專業從事聲紋識別、語音識別與語言理解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應用的得意音通,是IFAA聯盟(互聯網金融身份認證聯盟)成立的遠程聲紋認證工作組組長。在聲紋識別領域,得意音通集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服務提供于一身。
除此之外,科大訊飛、云知聲、同盾科技、快商通、遠鑒科技、聲瀚科技等AI企業也在聲紋識別領域奮力耕耘。
結語:不難發現,人類社會在從符號ID到生物ID的路上一直在默默前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距離遠近、語種、口音和不同使用環境和終端都會對聲紋識別帶來挑戰,相關企業需持續推進解決這些問題,方能進一步打開市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