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新聞】區塊鏈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之一,已經為世界各國開辟了競爭新賽道。主要國家都在積極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爭相探索其應用價值。德國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區塊鏈的部署與監管,于2019年9月18日審議通過并發布了《國家區塊鏈戰略》(以下簡稱“戰略”)。該戰略由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財政部等機構共同起草,明確了政府在區塊鏈領域的五大重點發展方向,包括加強金融領域的技術應用與監管、支持技術創新項目與應用示范、制定明確的政府投資計劃、加強政務服務領域的技術應用、開展相關教育培訓及合作等,以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推動應用落地,充分把握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新機遇,挖掘其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潛力。中國電子學會對德國區塊鏈戰略的重點發展方向、政策措施等進行系統梳理,為我國開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一、德國區塊鏈戰略的重點舉措總結
(一)加強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及應用
為提高證券交易系統的透明度和可追責性,并有效規避金融欺詐等現象,德國允許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證券交易,證券的發行、交易、清算和結算等流程與環節可借助區塊鏈技術重新設計和簡化。德國政府今年還將公布對加密貨幣監管的立法草案,繼續與央行保持緊密合作,籌備發行“數字中央銀行貨幣”,并與歐盟其他國家乃至社會保持密切聯系,防止穩定型加密貨幣替代傳統貨幣并威脅歐盟國家的貨幣主權。
(二)實施以應用為導向的區塊鏈試點示范項目
為了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各個行業的部署應用,德國計劃成立多個區塊鏈實驗室,重點資助以應用為導向的試點項目,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風險和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德國政府一直以來重視節約傳統能源和發展新型能源,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將能源設施數據與公共數據庫連接,建設“基于區塊鏈的分散式能源交易平臺”,以改善能源供需結構,降低能源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工業領域,德國推出“工業4.0動態價值創造網絡合作”計劃,加強企業基于智能合約平臺的合作,對區塊鏈技術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水平進行測評,提高供應鏈和價值鏈透明度和安全性。德國政府計劃將本國試點項目經驗推廣至發展中國家,建立更廣泛的共識機制,共同推動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三)構建區塊鏈領域的標準、法律、安全等框架
德國正在積極探索構建規范區塊鏈應用的法律框架,建立健全標準認證體系,打造安全可靠的監管平臺,為數字化轉型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德國制定區塊鏈法律法規需確保遵守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注重消費者的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德國還將積極參與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廣泛邀請初創企業、中小企業、社會組織以及開發者參與標準制定工作,支持構建通用的、可互操作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德國充分評估了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安全風險,支持加密算法和協議的研發創新,保障區塊鏈應用領域的信息安全。
(四)利用區塊鏈建立數字身份和提升電子政務水平
建立公民數字身份體系,有助于減少管理重復性、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使公民與政府之間達成良好的合作秩序,推動政府治理和公共管理創新,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基石。德國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公民數字身份管理,將*、護照信息和出身證明等公民身份信息在線存儲,在不同應用系統間實現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并確保公民隱私數據的安全。此外,德國還將加快區塊鏈在電子政務領域的落地應用,為促進政府政務數據交換、保障信息安全和提升社會公信力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二、對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啟示
一是應加強技術應用示范以推動場景落地。目前,鑒于區塊鏈技術的建立多方信任和實現價值轉移功能,近年來,我國逐步呈現出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趨勢,特別在數字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比如供應鏈管理、數字金融、版權存證等領域逐漸深入,并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領域已呈現小范圍應用,但與區塊鏈技術契合度高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場景還有待探索和驗證。應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及各類協同創新平臺對市場要素的匯聚作用,建設多種形式的區塊鏈技術孵化基地,探索區塊鏈創新應用模式,突破大規模商業應用瓶頸,加快其與傳統產業融合進程,為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夯實基礎。
二是應建立健全監管體系以完善制度環境。區塊鏈行業的加速發展步伐引發諸多監管挑戰,我國區塊鏈行業在監管理念、主體和制度等層面還存在缺位或滯后問題。為推進區塊鏈行業合規化進程,應從數據保護、技術安全、場景應用等多個方面完善法律法規,充分預見和有效解決技術應用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防范區塊鏈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降低潛在風險給新技術發展應用帶來的消極影響,為區塊鏈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制度環境。
三是應加快推進標準制定以規范行業發展。我國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起步較晚,仍處于試探建設階段,在技術標準、可擴展性、安全性等方面尚未形成通用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因此,應加快制定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標準發展路線圖,逐步完善技術和應用標準兼容體系,鼓勵第三方組織和聯盟開展區塊鏈技術的標準驗證,并積極對接ISO、ITU等標準組織,深度參與治理體系。
四是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身份認證夯實數字化服務基礎。目前,歐盟、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正嘗試將區塊鏈技術融入數字身份認證平臺體系,我國也著力加快構建數字身份和安全存儲新框架,打造數字時代的身份與隱私安全基礎設施。為此,應建立多層次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可信數字身份認證體系,重點關注數字身份認證的應用場景和安全可信,加速多場景的應用布局,構建我國數字身份以及可信產業發展的新業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