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中國,城市規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這對城市治理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并要求“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然而,城市的精細化治理對很多城市來說,是擺在現實中的一項挑戰。
安防數據成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城市精細化治理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包括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特別是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來強化科技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和實踐。其中,安防視頻數據以其真實性、實時性成為公共安全防范乃至城市和社會數據治理核心數據,而數據治理水平將成為衡量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以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為例,城市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人臉識別以及各類感應系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能力,治安案件發生率大幅度下降,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社區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單元,是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重要體現,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試點小區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全力打造“神經元”系統,實現全時段“感知覆蓋”,著力推進服務*、管理精細化、安全全天候。通過智能安防系統,實現各類信息一口匯聚、智能研判、按類派單、實時反應,社區安防工作得到加強,居民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360智慧城市事業部副總裁萬諍認為,“未來的城市安全需要通過安全大數據、基于AI的數據智能和智能數據的運營能力形成新的生產力,以實現安全態勢全局感知、情報智能研判、精準預測預警和快速響應處置”。
未來:新技術賦能安防 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深入發展
伴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高清甚至是超清的視頻傳輸、更為準確便捷的視頻信息提取,能夠挖掘出更多有價值信息,并結合其他維度數據提供與更多行業用戶需求、應用場景緊密貼合的數據服務。
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視頻圖像的大數據分析,實時掌握城市運行動態,挖掘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潛在規律,終為精細化的治理服務賦能,或者預防不法安檢的發生。
結語:海量安全大數據的融合貫通是城市精細化安全治理的基石,情報智能研判和精準預測預警是強力支撐。當然,除科技手段外,城市精細化治理還需要把管理和服務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和空間,覆蓋到所有不同類型的人群。這不是技術可以替代的,更重要的是要轉換政府職能,重塑政府官員的執政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服務的制度等。
(本文據北京日報、CPS中安網、kgula、澎湃訊、安防知識網、信息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