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目前,豐澤區正大力推動泉州知創產業園建設,打造知創產業新高地,從而賦能全市產業升級。據了解,泉州知創產業園是今年泉州市12個比拼項目之一,是市委、市政府為了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動能而推出的重大舉措。
環華僑大學戰略性新興產業帶,總占地面積113畝,產業空間23.3萬平方米
知創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約為4.8平方公里,建設包括“5中心1平臺1集聚區”(科創研發、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移、中試推廣、檢驗檢測中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區域覆蓋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潯美工業區、華創園、海歸E谷等園區,重點打造智能制造、半導體等新興產業,輻射帶動形成環華僑大學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力爭3到5年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那么,豐澤區打造知創產業園有哪些亮點呢?快來一探究竟!
亮點一:建設主要針對智能制造和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目前國內有34個國*級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各中心在快審產業領域有所側重,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主要針對智能制造和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保護中心落地知創產業園內的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建成后將面向在泉州市轄區內登記注冊備案的有關泉州市智能制造和半導體產業領域的企事業單位提供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一體的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通過保護中心提交的專*申請,發明專*審查周期將由原來的22個月左右縮短到3~5個月,實用新型專*由8個月縮短到1個月,外觀設計專*由3~4個月縮短到10天以內)。整個保護中心總投資金額約為1800萬元,預計今年底將建成。
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效果圖
亮點二:打造“小集聚、大分散”的知識產權服務產業格局
以泉州知創產業園為核心區,集聚資源、完善政策、健全生態,高標準建設國*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著力打造城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核心承載區,推動優質服務資源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相支撐,扶持一批專業化、市場化、復合型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有效吸引集聚一批高層次知識產權優秀專業人才。
到2021年底,培育3家以上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入駐集聚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達30家以上,基本形成立足泉州、輻射全省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知識產權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環宇通為前沿技術落地,促進本地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籌建了環宇通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并與北京發明協會、泉州市信息產業協會、福建數字安防戰略聯盟共建“泉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實踐基地”,助力園區建設。
三個公共檢測中心以及環宇通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中心
環宇通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中心
亮點三:借勢發力,提檔升級環華僑大學片區原有園區
目前環華僑大學片區的建筑規劃、布局、功能、外觀等城市建設方面還有諸多可挖掘、可提升的空間。發展壯大知創產業,充分利用、整合、提升潯美工業區、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華創園、海歸E谷等園區,優化城市產業空間布局,充分發揮集聚效應,推動知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壯大,帶動片區產業提質、品質提升,形成具有海絲特色、僑鄉潛質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專屬區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