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智慧機場就是運用各種信息化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機場各種關鍵信息,實現對機場安全、服務、運營、保障等各種需求做出數字化處理、智能化響應的建設和再造過程。
一要明確智慧機場建設過程是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二要明確智慧機場建設手段要善于運用新技術。
三要明確智慧機場的實踐要求是要統籌兼顧抓住重點。
“智慧機場”建設,著重在敏捷生產運行、個性化出行體驗、*安全保障、精細化企業管理、創新經營模式等5大類、12個業務方向,為機場集團提供專業的軟硬件產品、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涵蓋30余個機場業務應用場景,幫助機場全面提升跨部門運行和協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機場運行品質和航班服務水平。
“智慧機場”的發展將會加劇民航機場間的競爭,給旅客的出行將會帶來更大的便利,但對機場管理者而言,是要求加強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水平,對機場的管理將會是一次變革。“智慧機場”是建立在網絡運行環境基礎上的,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無線傳輸、大數據的挖掘、云計算、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實現點到點的時時互聯,采集處理信息,實現業務自動化、服務個性化、功能人性化、管理流程化的模式創新的過程。并以科技推動創新,以科技節能減排,以科技推動民航產業健康發展。以建立起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生產更加節能環保、運行更加安全高效的機場運行網絡體系為目標。
智慧化讓機場的運行更加順暢,也讓安全更有保障。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智慧機場密不可分。一方面,城市是機場的母體,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對構建包括機場在內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多種運輸方式協同、提高航空產業發展質量等起促進作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技術指導智慧機場建設運營,并為智慧機場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機場是城市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智慧機場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驗智慧城市建設效果的窗口,對城市提高開放程度、加強對外互聯互通、集聚發展臨空產業等起重要作用。
“智慧機場”是我國民航十三五建設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大型樞紐型機場的發展方向。支撐著“智慧機場”的高效運行,其背后是完善的運維體系。
在當今民航業,數據是基礎性的資源,也是重要的生產力。同時,民航也是交通領域中數據豐富的行業,民航數據種類包括人員信息、航空器信息、運行環境信息、管理類信息等,要想實現智慧機場,就要以大數據存儲和分析作為支撐。而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產值預計達到8200億元,2020年預計破萬億元,達到10100億元。快速發展的大數據產業給智慧機場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智慧機場建設方面,機場是一個涉及多方作業人員的龐大復雜基礎服務設施,擁有空側、航站樓、陸側等多方面的復雜業務場景,而機場各個業務對象的流程全部覆蓋了機場空側、航站樓和陸側三大區域。因此,全面實現“智慧機場”就必須實現“智慧空側”、“智慧航站樓”和“智慧陸側”的建設和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民航機場業務的不斷擴展,對智慧機場的需求和理解也在不斷的認識和更新。從現階段看來,智慧機場可定義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覆蓋機場空側、航站樓、陸側區域,實現對航班、旅客、行李、車輛的精細化、協同化、可視化、智能化的運行與管理。
隨著信息系統解決方案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逐漸擴展至智慧機場建設中。以BAT(百度、阿里和騰訊)和華為為代表的企業紛紛入局,依托自身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優勢,聯合機場企業共同推進智慧機場的建設。
不只是BAT和華為,在智慧機場建設成為當今香餑餑的情況下,眾多企業紛紛與機場合作,利用雙方優勢,共同建設智慧機場。2018年2月,浪潮集團與廣東機場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在云計算、大數據應用、智慧管理、促進智慧機場推廣應用等方面積極探索,開展戰略合作;7月,深圳平安訊科技術有限公司與廣州白云機場合作,雙方將建立長期、穩定、共贏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建“智慧機場”;11月,華為與山東機場合作,就IT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智慧機場。
近年來,借助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東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齊頭并進。民航產業的發展進入快車道,作為民航業配套設施的機場建設也越來越被重視,將傳統機場融合數字化管理等技術與應用也漸漸明朗。未來,智慧機場的落成與實施將會給人們生活運輸帶來妙不可言的好處。
2018年底,民航局“四型機場”匯報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建立“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體系,以“四型機場”建設推動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為民航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其中,智慧機場建設作為“四型機場”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航業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也是機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慧機場讓信息更精準。智能旅客導乘導航屏核心功能的研發,將旅客人臉與身份信息進行綁定,在經過旅客授權后,“刷臉”就能立即獲取航班信息及動態,不僅縮短了旅客拖著大包小包在航顯大屏讓人眼花繚亂的信息中進行“人工”檢索的時間,更是在提供基本航班信息的基礎上增加了登機口步行時間、登機時間提醒等功能,大程度降低了航班信息查詢成本,讓旅客獲取信息更輕松、更精準。
智慧機場讓服務更貼心。智能旅客導乘導航屏系統能結合旅客所在位置、行程路徑及目的地情況,推薦其感興趣的商鋪或商品所在位置及優惠信息,推送目的地天氣、溫度信息,一方面給旅客提供了更貼心的服務信息,縮短了旅客獲取相關信息的時間,讓出行更輕松;另一方面精準的商業信息推送讓旅客能根據自身需求合理安排在機場候機的時間,為旅客帶來便捷、個性、愉悅的商業服務體驗,讓出行更有趣。當然,通過創新“互聯網+”時代具有行業特色的智慧化商業營銷模式,也將為機場增加非航收入。
智慧機場讓出行更順暢。與此同時,智能旅客導乘導航屏系統還能根據旅客所在位置,提供去往登機口的路徑實景導航,并提供“斷點續航”功能,就當前所在位置提供“接力”導航。這一功能讓很多在開闊的航站樓內“暈頭轉向”的旅客備感舒心,不必擔心看不懂標志,不用擔心找錯方向走冤枉路,避免誤機風險,讓乘機過程更輕松愜意。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以“智慧”為重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對于機場行業來說,僅僅針對某項具體功能升級智慧程度還遠遠不夠,智慧機場建設需要有一整套嚴謹的制度體系作支撐,并且要作為一項系統工作來抓。智慧機場建設不僅僅是利用科技和信息手段改進機場現有的各項安全、運行、服務工作,更要形成智慧建設、智慧發展的思維模式,讓智慧建設的思維貫穿機場運營的各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讓智慧機場建設之路越走越寬,終實現以智慧打造民航業的全新未來。
隨著智慧機場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智慧機場行業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