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今年我國民航的工作作出規劃。
在疫情防控方面,會議指出,今年,處于疫情防控前沿陣地的民航將確保“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強航空醫學中心建設,全面提升民航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在安全管理方面,會議指出,為進一步筑牢安全底線,今年,民航將加強盯組織、盯系統“雙盯”監管的科學標準、要素體系研究,建立法定自查中的“雙盯”工作機制;持續完善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防控機制;并將持續開展“三個敬畏”宣傳教育,持續強化“三基”建設,深化班組建設;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帶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員工崗位責任。
在航班正常率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完善航班正常管理機制,2021年,國內客運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將穩定在80%以上,全國*以上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和始發航班正常率力爭達到85%。
在運輸總周轉量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深挖市場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力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62億噸公里,恢復至疫情前80%以上;旅客運輸量5.9億人次,恢復至疫情前90%左右水平;貨郵運輸量753萬噸,與疫情前基本持平;努力實現航空企業減虧增盈。
在客運航班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動態調整客運航班政策,推進客運航班有序恢復;靈活把握貨運航權開放政策;促進航空貨運能力有效提升;推動海南開放第七航權試點落地;落實好RCEP民航領域相關工作;完善高效規范、公開公平的中外航空公司航班時刻分配體系和制度;夯實“一帶一路”民航合作平臺基礎,推動中美、中歐民航合作平臺轉型升級;逐步放開港澳地區航線航班政策。
在航班量調控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實施更加積極有力、靈活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完善差異化航班量調控政策,實現不同區域保障能力與發展速度、發展需求相平衡;建立全國航班時刻監管系統,開展航班時刻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針對惡性運價競爭,民航將進一步加大價格監管力度,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航空運輸市場秩序。
在運輸機場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深入推進北京“雙樞紐”建設,著力打造北京大興機場“新*”,推動北京首都機場“再造*”。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力爭2021年末頒證運輸機場達247個。
在行李RFID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方面,2021年,民航將加快推進全民航行李RFID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進一步拓展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推進中轉便利化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提升行李直掛、通程航班業務普及率。
在運行數據共享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推動運行數據資源共享工作重心向融合應用轉變,推動運行數據資源共享工作重心向融合應用轉變;推動運行數據與政務數據互聯互通,探索構建民航業數據資源融合應用生態體系;適度前瞻擴容數據資源基礎設施,搭建民航智慧運行數字化環境。2021年,在實現運行數據共享覆蓋所有*以上機場的基礎上,力爭將中小機場全部納入共享范圍。
在空中大通道建設方面,會議指出,今年,“10+3”空中大通道建設將加快推進,推動京廣大通道全線貫通,進一步優化華北地區臨時航線;深入開展點融合系統(PMS)、RNP AR獨立平行進近等運行新理念新技術應用,組織開展四維航跡(TBO)雙機飛行驗證,推廣航空器尾流重新分類試驗運行;做好全國空管流量管理系統試運行;積極推廣低空協同管理“四川模式”、全域低空開放“湖南模式”,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三級聯網運行。
在“三網融合”建設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進一步推進時刻、航權和預先飛行計劃數據“三網融合”建設,實現融合平臺與有關單位業務系統直接數據交互,具備“一網通辦”保障能力。
在航空產業發展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全面推進航空物流綜合保障能力提升試點工作,加快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設;持續深化通用航空“放管服”改革,鼓勵推廣“天地人和”的湖南通航發展模式;改革適航審定政策,持續開展C919、ARJ21評審,完善ARJ21運行支持政策;完善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規范,推進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建設。
在航空服務新業態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推動構建“干支通,全網聯”的航空運輸服務網絡;在航線航班時刻資源配置、價格票務銷售結算等方面,構建與通程航班、短途運輸相適應的支持性配套政策,支持拓展航空運輸差異化服務;扶持發展通用航空新業態,深化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和聯合審定,支持無人機拓展通航領域應用;重啟國家簡化手續委員會工作機制,做好冬奧會航空運輸保障籌備。
在民航科技創新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抓緊推進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民航科教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籌備民航重點領域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依托重大科技項目、科技工程、科技任務和創新平臺,推動民航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構建民航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新格局。
在北斗追蹤定位系統加改裝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制定運輸機隊北斗追蹤定位系統加改裝方案,完善北斗通用航空飛行動態信息服務平臺;探索遠程維修等數字化維修管理,加強航材、維修設施設備國產化;深化智慧空管關鍵技術研究;完善機場領域BIM標準體系;探索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容錯糾錯機制;積極推進北斗系統、高高原運行等標準化工作。
在改革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系統梳理各領域改革任務,科學制定改革方案,細化改革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統籌協調;將持續推進民航運價及相關領域收費改革,健全民航價格監管機制;強化機場公共基礎設施定位,引導機場管理集團由直接經營型向管理型轉變;建設基于市場的航空減排機制,積極參與航空碳減排機制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推進民航系統“智慧化”綜合辦公平臺建設。
在法治建設方面,會議指出,今年,民航將積極推進《民航法》修訂,加強《航空法》研究;加快推進《事故調查條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條例》制修。加強安全、應急、服務、發展重點規章制修,推進貨運領域規章梳理研究;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推動《北京公約》和《北京議定書》報批審查和批準工作,參與民航組織《解決分歧規則》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