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城市在線】1月21日,浙江法院“智慧執行2.0”在全省法院全面上線使用。浙江法院執行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邁進全新的階段!
2020年全省法院新收執行案件57.8萬件,辦結59.6萬件,執行案件收結案超過全省法院全部案件數的三分之一,執行案件數量仍在高位運行,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案件辦理過程中查人找物難、財產處置難等執行工作的堵點、難點問題也長期困擾法院的執行工作。
為此,浙江法院近年來在全面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開發完成了集服務當事人、服務執行干警、服務執行管理、服務社會治理于一體的“智慧執行2.0”系統。
據了解,2019年1月,“智慧執行1.0”在溫州法院上線試運行。該版系統中的案件界面辦理布局優化、自動查控、節點監控、文書隨節點自動生成等測試功能,均在溫州中院試點成功之后得到推廣應用,并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初,浙江高院成立“智慧執行2.0”版研發攻關工作專班,持續優化系統和功能,并先后在溫州兩級法院全面上線試運行。
“目前,系統通過數字賦能、系統集成,有效促進執行行為的規范化、執行過程的透明化、執行管理的有序化、執行聯動的體系化,實現協同聯動、整體智治。”浙江高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魏新璋說,“智慧執行2.0”建設所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將執行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是按照“辦案公、用時少、群眾司法獲得感強”的工作要求,*重構執行工作流程,多維度搭建財產查控體系,全鏈條強化監督管理,全要素融入社會治理,構建繁簡分流、快慢分道、類案歸集、事項集約、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管理精準的執行工作新模式,全面提升執行工作在保障勝訴者權益、維護司法、捍衛公平正義、激活市場要素、助力生產經營、培植法治經濟、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能力和作用,有力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智慧執行”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
針對執行*難、執行法官難找、財產查控信息不對稱以及一定程度、范圍仍然存在的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問題,“智慧執行2.0”在功能設計上突出便民利民,重視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重視交互式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和要求,并且全程留痕公開、動態監督管理,向人民群眾展現規范、高效、可信賴、可預見的執行工作場景。
在全面梳理辦案流程節點的基礎上,該系統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當事人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可“網上*”“跨域*”。財產查控結果自動生成表單向當事人線上同步推送,當事人通過移動微法院留言可隨時聯系法官、查詢辦案進程,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和法官難找問題,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司法服務體驗,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數字賦能”精準服務法官辦案
“智慧執行2.0”的上線,助力一線干警提升執行效率,促進執法公正。作為“智慧法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執行2.0”全面升級信息化、智能化應用,通過數字賦能、系統集成技術,可以自動抓取流程節點和關聯案件信息,自動生成分析報告、自動完成當事人信用畫像、自動生成程序性裁判文書、自動進行財產查控、自動嵌入行政管理、高效進行網絡詢價、文書E鍵送達、電子卷宗隨案生成等,大幅提升執行效率。
與傳統的辦案系統相比,“智慧執行2.0”的智能化程度已初具“智慧大腦”雛形,輔以財產查控體系的日臻完善,法院查人找物的能力遠非傳統線下執行可以比擬。
同時,系統還配有執行*前的督促履行、“執轉破”“一元拍”“執行審計”“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一件事改革”等功能,成為信息技術條件下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的核心利器,有力促進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
“系統集成”全面規范執行行為
要以規范促公正,“推動辦案公、用時少、老百姓司法獲得感強成為浙江法院鮮明的特質”,就必須依法規范執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實現這一目標,“智慧執行2.0”緊緊圍繞辦案質量、效率和流程管理三個核心要素進行研發設計,按照新法律規定和執行規范要求,對執行實施、異議審查、執行監督、執行保全等各種案件的辦理流程、節點予以全面梳理和規范。除對每一個案件進行質效監控以外,系統還可以對每一個承辦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實時動態畫像,省、市、縣(區)不同層面的執行工作指標也一覽無余,為統一管理、合理調度提供依據,全面促進執行工作規范化水平提升。
通過系統對流程節點實行智能監測,自動排查節點信息的完整性,可自動引導執行人員規范辦案,并幫助提升執行辦案人員的能力水平。
同時,“智慧執行”2.0運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將定期對執行辦案中的各類信息進行整合、歸集、分析,智能形成數據分析報告,從中發現公共決策、行業監管、社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助力人民法院充分發揮職能延伸作用,及時向有關單位、組織發送司法建議,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助推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