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近日,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想集團、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工業大數據分析與集成應用實驗室共同編制的《依托智慧服務,共創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白皮書(2021年)》正式發布。
白皮書發布:呈現四大亮點
白皮書顯示,智慧城市概念于2008年底提出,隨后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并引發了全球智慧城市的發展熱潮。
2014年,國家發改委從數字化與技術角度定義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從2008年開始,綜合政策引領、技術進步、產業推進等因素,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探索經歷了探索期、調整期、突破期及全面發展期等幾個階段。
2017年至今,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數量快速增加,發展規模也在同步擴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國內智慧城市數量連年攀升
據統計,我國開展的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費等相關試點城市超過500個,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等智慧城市群(帶)發展態勢。
智慧城市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從線下服務到線上服務,智慧城市已逐漸覆蓋了政務、民生、產業和城市運營等各種場景,智慧能源、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等特色亮點和創新應用相繼涌現。
水平提升,智慧城市數字化愈發重要
信息化技術在以數字經濟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和水平提升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次,基礎設施智能化的快速推進也極大促進了城市的智慧化。
類型多樣,智慧城市多樣性不斷加強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新型基礎設施、衛星導航、物聯網、智能交通、智能電網、云計算、軟件服務等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正逐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