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5G作為科技界中的熱點話題,一直受到被業界追捧。那么,什么是5G?G,是Generation的縮寫,譯為“世代”之意。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是現有移動通信系統的一次全新技術升級。
無人機作為空中人工智能領域的“智慧眼”,在安全可靠的治安巡檢、精準無誤的地形測繪、隨時隨地的航拍取景、移動的智能識別等領域有著具體應用,都離不開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撐!基于5G通信技術的發展,無人機也迎來新飛躍。
目前無人機發展主要面臨三大阻礙
1、飛行距離受限
目前的無人機以人為控制為主,使用遙控系統進行操控。早期在遙控和無人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一般采用微波通信方式。而這種的通訊距離非常有限,以WiFi為例,通常只能控制在300-500米視距范圍以內(特定條件限制下,可以達到1公里以上)。傳統模式的遙控和圖傳都受限于飛手的視距范圍,通常有幾公里,而工業應用場景動輒幾十上百公里。很大程度上約束了無人機飛行范圍,降低了無人機執行遠距離探測或救援任務的成功率。
2、圖傳清晰度受限
為了擴大網絡覆蓋范圍,使無人機通訊更穩定、可靠,采用了蜂窩基站,也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4G。4G通信技術覆蓋,突破了無人機的距離限制,但同時也造成了新困擾。當距離不再受限時,當下的圖傳分辨率就不再滿足實際需要,而在安防救援,警務抓拍中圖片傳輸清晰度是非常重要的輔助。
3、定位度有待提高
使用無人機的目的無外乎就是數傳、圖傳和遙控。在現有4G網絡空域下,無人機在空中的定位度大約是在幾十米,如果結合GPS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米級,在一些復雜地形、著火點探測、物流配送等實際應用中,這樣的度并不能大程度貼合用戶需求。而4G網絡也有他自己本身的限制,4G通信空域覆蓋,一般只能達到高空120米范圍,無人機在執行特殊高空任務時容易出現失聯情況。
4、數據處理
對于海量的圖像數據,快速高效地處理和分發一直是制約無人機在行業應用領域發展的難點和痛點。
總而言之,早期的微波圖傳操控也好,還是改進后使用4G通信網絡覆蓋,對于無人機任務執行都還是有太多限制,制約了安防用戶在實際操作中的可選性。
5G+無人機的優勢
隨著未來5G技術的發展,5G移動通信系統將與無人機深度融合。無人機可以利用5G的高速度、低功耗、低時延等特性,解決遠程控制和遠程監控受限、圖像和視頻流回傳延遲等問題,實現無人機的全新升級。
具體將表現在以下方面:
1.實時傳輸高清畫面/視頻
當前大多數無人機在執行任務時,帶寬較窄,大多數只能滿足1080P的圖傳。5G網絡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一大特性就是提速!當無人機與5G結合,其通信帶寬將變大,能夠實現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傳送數據,其峰值傳輸速度比4G網絡傳輸速度快數十倍,實現網絡速度和質量的跨越式提升。這樣一來,5G無人機不僅能承載大量的圖像、視頻流傳送,還能實現超清晰、超流暢的視頻直播畫面。
2.遠程控制 飛行更安全
在通信距離方面,5G無人機也有全新的變革!當前的大多數無人機由于可能受微波通信功率的限制,現有的通信鏈路普遍存在著干擾嚴重、控制范圍受限、監控范圍受限等問題。無人機搭載5G通信模組后,5G無人機便可解決無人機超視距遠程控制、遠程監控等范圍受限問題,使得無人機飛行更安全可靠。
3.定位更精準
搭載了5G的無人機,在定位精度上也將有突破。當前無人機主要靠GPS自動飛行,懸停精度多以米級為精度計算,定位精準度不夠嚴密。有了5G以后,無人機可以在基于5G通信系統上建立起更加高精度的定位,有望實現厘米級導航。
4.高采集效率 云端處理
在數據采集上,傳統無人機拍攝的照片一般存儲在相機,后期處理時再進行提取。有了5G通信,則可幫助無人機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隨時隨地地將大文件上傳至云端,無需經過本地存儲,直接在云端對數據進行處理,極大地提升了無人機數據采集效率。
無人機與5G移動通信技術的一次新碰撞,讓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伴隨著5G技術的發展,空中人工智能領域也將迎來新機遇,新突變!再一次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
5G+無人機如何賦能城市智慧安防?
基于5G移動通信網絡的超視距測控技術,實現無人機安防作業的遠程控制、多端分發、GIS融合、Al處理,深度解決傳統城市安防無人機應用的痛點。5G無人機城市智慧安防系統,直擊無人機測控距離限制、傳輸實時性差、飛行與業務割裂、多機集中管控協同等無人機城市安防應用難題。
在安防作業進程中,無人機通過搭載5G入網終端,基于5G移動通信網絡,將發送至云平臺,進行實時遠程控制、多端分發,從而實現實時交互、在線調度、應急響應、指揮聯動。通過實時的AI分析,實現險情預警、情報融合、增強宏觀局勢掌控,極大提高作業效率。無人機的5G時代,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