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出行,智慧醫(yī)療……這些既是我們憧憬的未來生活場景,也是推動經濟轉型、助推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zhàn)場,推動城市設施的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也是城市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化概念,智慧的定義不僅是技術和產業(yè)上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同時也是以科技賦能來推動城市全面進化,實現公共服務、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升級。除了夯實硬件實力,也要打造順應時代發(fā)展、社會需求的“軟實力”。
習近平*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智慧城市建設是面向未來的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定位于國家中心城市的沈陽,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更要抓住新機遇,順應城市發(fā)展新理念、新趨勢,以全局謀劃、戰(zhàn)略布局、整體推進來探索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沈陽模式。
智慧城市的基礎是信息的共享通暢,利用數字化提升政務效能,重點是打通部門間的數據壁壘。沈陽在構建“互聯網+”城市治理新體系上已取得不少成果,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造智慧交通管理平臺、智慧城管平臺在內的多個政務云平臺,通過有效整合跨部門的信息資源,極大提升了監(jiān)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這些數字化的“城市大腦”,不僅能助力城市科學化決策和精細化管理,也極大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通過整合政務信息來實現“一網通辦”,讓市民辦事更加便利,優(yōu)化了營商環(huán)境,城市的“軟實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曾經設想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如今正逐步成為現實,共享單車、移動支付、智慧圖書館、在線教育和醫(yī)療……這些智慧便捷的互聯網服務早已深入尋常百姓家。但數字化社會的美好圖景還遠不止于此,未來將有更多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文化等公共資源通過數字化融合,實現互聯網+公共服務的開放共享。
通過對城市公共設施進行物聯網技術改造,可以讓服務更加快捷便利,打造信息無障礙的智慧社區(qū),把數字化平臺與線下服務機構相融合,讓智慧服務覆蓋到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體居民,有速度更有溫度,充分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激活經濟潛能,優(yōu)化城市治理,構建數字社會……創(chuàng)建智慧城市擁有無限大的發(fā)展空間,同時也必然是永無止境、不斷迭代更新的過程。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必須認真貫徹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讓數字化技術的紅利為全民共享,創(chuàng)建人民真正需要的智慧城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