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在這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數據無處不在,像血液一樣流轉于城市建設的各個環節、企業的核心內部、個人的生活隱私,隨之而來的數據安全問題不可忽視。近日,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正式出臺,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夯實了基礎和保障,在國家安全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
《數據安全法》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自2020年6月28日至今,共經歷了三次審議與修改,既有保留也有突破,目前已表決通過,確定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數字經濟進入有法可依的良性發展時代。
《數據安全法》共七章55條,確立數據的分類分級管理是其中一大亮點,是數據重要性的直觀化展示,在數據安全治理過程中能夠起到成承上(管理)啟下(技術)的作用,是邁向數據安全年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數據安全與國家主權、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休戚相關,是最重要的資產。除了立法,保護數據安全還要注意什么?下面分別從政府、企業、個人三個角度談談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政府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1、科學引導。對市場進行科學引導,在產業規劃和城市規劃中,要立足現有資源,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賦能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2、依法處置。一旦觸發法律的紅線,定當依法處置,有效打擊破壞數字經濟發展的違法行為,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掃清障礙,護航數字經濟良性發展;
3、適當鼓勵。保護個人、組織與數據有關的權益,鼓勵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
企業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1、企業需要制定相關制度來保障數據安全,做好內部安全管理,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針對內部數據泄露,采用4A與DLP等安全能力,全面保護企業運維、辦公、數據分析等場景的數據防泄漏風險。
2、針對外部攻擊,從數據庫級別進行防控,加強對系統漏洞的檢查,對關鍵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利用數據庫防火墻,隔離外部威脅,防止被黑客攻擊、木馬等病毒入侵。
個人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1、電腦和手機是存儲個人信息最多的智能產品,在放棄使用前,一定要確保信息刪除完畢,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格式化清空所有數據。
2、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要將涉及安全的信息放到網上。重要信息先進行磁盤或者文件加密,再保存到電腦上,提前做好數據備份工作。
3、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要隨意瀏覽不知情網站,尤其是提示存在風險的網站;也不要隨意下載軟件,嚴防釣魚軟件竊取個人信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