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7月16日以來,截止7月26日12時,此輪強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50個縣(市、區)1558個鄉鎮1290.7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9人。千年一遇的暴雨,讓河南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引起人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關注。
河南8市為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
2020年11月,鄭州市、洛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漯河市、三門峽市和駐馬店市等8市被作為河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
其中,鄭州市作為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的領頭羊,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最多數字化運營場景的城市之一。鄭州城市大腦共發布了涉及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14個業務領域118個應用場景。
“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是鄭州市城市大腦的建設的兩大特色。截止到2020年12月,一網通辦”的線上政務服務累計注冊用戶近180萬,“累計辦件申請量73.9萬,辦結量73萬,日均辦結成功率達85%。
暴雨讓智慧城市“宕機”,問題何在?
此次暴雨,讓以鄭州為代表的智慧城市遭到暴擊。
基站、通線光纜受損嚴重
根據中國鐵塔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21日8時,河南全省受停電影響基站超過5600個,退服基站達1600個;多條通信光纜受損,數萬用戶通信服務受到影響。截止到7月22號晚間,鄭州市仍有4370個基站因供電原因無法正常運行。
數據、資源過于集中城市大腦會有資源集中的問題,即使所有數據中心都會有備份的數據和資源,但也是集中式的,不能完全排除都被團滅的風險。
網絡一斷,全部癱瘓
在城市大腦中,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三網合一”是基礎;沒有了網絡,即使數據中心完好無損,智慧城市也無用武之地。
科技仍是“硬核力量”:翼龍無人機讓城市復活
在此次河南受災過程中,國家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搭載中國移動的基站設備,從貴州安順出發,連續出動兩次,分別趕赴河南省鞏義市米河鎮以及鄭州市中牟縣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執行應急通信網絡保障任務。而這也是首次將固定翼無人機應用于應急通信保障任務。
機上搭載華為空中移動基站,可定向恢復50平方公里的移動公網通信,使15000平方公里范圍覆蓋音視頻通信網絡,成功實現了首次空中信號保障。
總結
借助在線文檔、微博、地圖等力量,受災群眾第一時間獲取救援信息;有了無人機、高分衛星等前沿技術的加持,讓救援隊得以用愛心托舉暴雨中需要救助的人們……
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技術基礎的智慧城市在這場暴雨中暴露出致命缺陷,但不容置疑的是,科技力量仍是此次暴雨的中堅救援力量。在未來,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何更好的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如何更好的應對“天災”以及如何更好的服務于數字中國建設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